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來,他這些年來本就對李宮女之死耿耿於懷,覺得自己愧對於她。既然現在有人非要舊事重提,那麼他便打算乾脆趁此機會徹底將當年的事情查清。”
“舊事重提?”公孫策微微一皺眉,“你的意思是,有人想要利用此事,打擊八賢王?”
包拯讚賞地看了公孫策一眼,點頭道,“事情已經過去了二十年,當年宮中老人剩下的已經不多。但是僅有的這些人卻都清楚,玉辰宮當時燒死了一個李宮女。如果說硬要給宮殿鬧鬼安一個原因,大家自然會想到李宮女身負莫大冤情,死後怨氣深重這一點。
可是李宮女會有什麼冤情呢?她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宮女,從未與人結怨,她的死看上去也只是一個悲慘的意外。而唯一跟這個宮女有聯絡的人,就是八賢王。”
“可是,這件事當時只有他們兩個人知道。太妃娘娘也已過世多年,八賢王以為李宮女死了,自然也不會對別人講起往事。莫非,李宮女生前曾經跟別人說起過她跟八賢王之間的私情,最後也因此被害?”公孫策皺眉問道。
包拯搖了搖頭,“這就不得而知了。但如果這件事的幕後之人想要藉此機會打擊八賢王,李宮女就是一個很好用的棋子。因此,八賢王懷疑,當年的事情可能並不是一個秘密,肯定還有人知情。至於那人究竟想要做什麼,就只能進一步詳查之後才能明白了。”
“所以,他找到了你。”公孫策微微皺了皺眉,心道,不知道八賢王當初初見包拯是個什麼情形。他肯在這種秘辛大事上信任包拯,可見包拯這人,絕不簡單。
第3章 。秘辛(4)
八賢王將包拯帶入南清宮之後,便將當年自己與李宮女之間的往事和盤托出,之後,又對包拯道明瞭自己的懷疑。這件事在包拯看來也是疑點重重。他跟八賢王商討過後,一致認為此時玉辰宮鬧鬼一事背後一定有人主使,而這個主使之人的目標,很可能就是八賢王。
自先帝駕崩之後,大宋的政治格局一直是太后與八賢王平分秋色。當今皇帝雖然已經親政,手中的權力卻一直被劉太后把持,難以放手施展才能。而劉太后雖然是皇帝的親生母親,然而從她的表現中可以看出,對於權力的渴望已經遠遠超越了他對皇帝的親情。在這對天家第一母子之間,彷彿存在著一種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提防的微妙關係。
由於跟先帝之間多年的兄弟之情以及對大宋朝的忠誠,八賢王自然是心向皇帝。從這一點上來說,他與太后之間便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雖然兩個人表面上依然虛與委蛇,風平浪靜,但是暗地裡的較量從未停止過。
這個案子,表面上是深宮秘辛,怪力亂神,但實際上卻殺機四伏,危機重重。八賢王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包拯又何嘗不是如此。兩人在南清宮商議良久,最終定下一個行動方向。當天晚上,八賢王將包拯喬裝成懂得降妖捉鬼的道士法師,並親自送他進宮。
包拯先是以捉鬼法師的名義面見了皇帝和太后,之後便被小太監帶入了玉辰宮。包拯在玉辰宮內裝模作樣地做法捉鬼,折騰了大半夜之後,便偃旗息鼓,聲稱鬼已經被降服,但為免他走了以後鬼怪再出來附在別人身上搗亂,他需要在玉辰宮居住一天一夜,繼續作法。
“你還會捉鬼?”公孫策聽包拯講述他如何裝模作樣地作法捉鬼,忍不住勾唇微笑,“一定很有趣,我還挺想看看的。”
包拯看到公孫策笑了,立刻也笑嘻嘻地說道,“若是阿策你想看,改日我表演一次又何妨?”
公孫策聽到包拯這麼說,卻突然抿著嘴瞪了他一眼,“黑炭頭,你說實話,你要求留在玉辰宮,莫非就是想要把那些裝神弄鬼的人找出來?”
包拯微微一笑,“那是自然。”
“你是怎麼做的?”公孫策盯著包正的眼睛,問道。
包拯嘴角微勾,頗有些得意地道,“俗話說,做賊必然心虛。在皇宮裡裝神弄鬼,這小賊也必定是皇宮裡的人。身在皇宮,會被外人買通或者命令去做這種事的,通常地位不會太高。那麼,我懷疑的物件就只有三類人,宮女,太監,侍衛。玉辰宮是一個廢棄的宮殿,沒有侍衛把守。因此在此地伺候的宮女太監就更加可疑。
我做法之後,便藉口需要幫忙伺候,將所有跟這件事有過牽連的宮女太監都留下來。那時候天已然漆黑一片,玉辰宮裡只點著幾根蠟燭,那些宮女太監被我留在這間鬧鬼的房子裡,都十分害怕。於是我裝著為了給他們壯膽,就跟他們閒聊。當然,聊天的內容是我早就想好的。
我跟他聊起了玉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