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生。
(《老子傳奇》)
我今天早上才起床,孔丘和南宮敬叔就來告別,說他們要回魯國去了。我知道孔丘在魯國不僅僅是辦學,和魯昭公關係也很親密,估計朝中還有許多事情等著他參與決策,於是也不便多留,客套了幾句,就叫家人給孔丘準備了點洛陽土特產,然後自己出門去送。往城外走的一路上,孔丘一再客套說這次真沒白來,不單單是看了大周京城的繁華景象,更重要的是與我的這次會面,讓他在學術上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而這對於他來說是彌足珍貴的。
我知道都是些客氣的話,自然不會太在意。他在很多問題上和我看法不一樣,而且前幾天的談話中也看得出來,對於我說的很多觀點,雖然他表面點頭稱是,內心恐怕是根本沒有真正聽進去。當然也無所謂了,人各有志,我覺得他的難得之處在於能夠這麼堅持自己的觀點,並且不斷完善自己的思想。這種好學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更何況要是按照我一貫倡導的“無為”思想,我也不應該對他橫加干涉,非要他同意我的觀點,還是任由他自己去學習思考,去領悟吧,說不定他也能成為一代大思想家。
車到洛陽城門口的時候,孔丘轉身跟我告別,執晚輩禮,又說了些客氣的話。對於這種客氣,我雖然不喜歡,但是也沒說什麼,禮是孔丘思想的核心之一,他拘泥於此也是正常的。這些年他到處講學,在瞭解世界的過程中找到了這樣一套標準、體系,可能也有其獨特的見解或感悟吧。
其實按道理來說,孔丘只是一個民辦學校的校長,但事實上,他的影響卻遠非於此。他是魯國昭公的參謀,同時他的學生也在把他的思想到處傳播,不過這事情雖然表面看起來不錯,實際上卻隱藏著一定的危機。因為現在天下各路諸侯在如何治國上都很為難,朝中官員也都各懷鬼胎,魯昭公頻繁向孔丘諮詢,很顯然要招來很多人的嫉妒。我不知道孔丘有沒有意識到這種危險,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長者,應該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告訴他,這種提醒不應該因為我們思想的不同而取消。
想到這裡,我便拉住孔子,對他說:“一個聰明人如果善於觀察,又勤于思考,這是件好事情。因為這樣就可以經常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事物,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問題。但是有一樣,千萬記住,所有這一切,只要自己心裡有數就可以了。切不可因為看到別人的短處,掌握了別人的缺點,或者覺得別人不如自己,就背地裡議論人家,這樣一來人家必然要回頭來陷害你。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應該是胸有城府、腹隱珠璣,而不是鋒芒外露啊。”
說到這裡我看孔丘連連點頭,想必他已經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就沒有再說下去了,話鋒一轉說:“記住這些就夠了,希望你好自為之。另外人活世上,都是為人臣、為人子的,凡事要多為自己的君王、父母考慮,不要總想著自己。我所能叮囑你的,也就這些了,你快些上車趕路吧。”
點選(672) | 評論(5)
楊修①:唉,早些看到李老的部落格就好了,我也不至於整天跟曹丞相耍小聰明,害得送了性命啊!我成為雞肋,就是因為不識時務啊。
岳飛②:李老這不是在教人明哲保身嘛!豈不聞“天下興衰,匹夫有責”?要是都像李老這麼想,我大宋現在外敵入侵,我們難道都做縮頭烏龜不成?真是豈有此理!
葉向高③:世事不可為的時候,退避未必不是好辦法,我作為大明帝國的內閣首輔就是因為鬥不過魏忠賢才辭官的,也沒人說我壞不是?
范仲淹④:這篇和上一篇部落格對照起來看就有趣了,上一篇是孔子接納了無為的思想,這一篇倒是老子倒過來勸孔子要為君王、父母著想,這思想好像是很典型的儒家,和俺老範常說的“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一個意思嘛。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與世無爭 臨別贈孔丘(2)
莊子:我看你們都沒有認真瞭解李老的思想。李老說的是道,但是從來也沒有否定仁義。依我看來,天下任何情感都可能背叛動搖,但是有兩種情感,恐怕是誰也逃脫不得的。一種是子女對父母的情感,這可以說是命;一種是臣下對君王的情感,可以說是義。這一命一義,誰也躲避不開啊。李老從來也沒有反對這些,只是認為,這種普遍規律,一拿出來說事就顯得很虛偽啦。
①楊修(175―219),字德祖,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人,東漢建安年間舉為孝廉,任郎中,後被曹操殺害。
②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