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丫頭和兩個小子正在卸行李。王喜梅幫著在堂屋升了炭盆,這才問他們為何今年回來的這樣早。
何氏嘆了一聲,李海歆也嘆。老三兩口子面面相覷,忙問,“大嫂,出了啥事兒?”
何氏心頭擔心,又因迎年月裡說什麼死人的話不吉利,含糊的說了梨花姥娘身子不太好,在宜陽也沒事兒,早些回來照看她。
王喜梅聽明白了,強笑著安撫了一番,說了些冬天裡老人家是要受些虧,前王村她娘也是,因天冷,咳了好些個時候,吃了十來天的藥,現在強強好等等,便與李家老三家去了。
進了自家堂屋,王喜梅嘆息道,“怕是梨花姥娘不大好了。”
何氏心頭掛著老孃,大半夜沒合眼兒,四更的時候強強睡著,五更的雞一打鳴,她立裡醒了,躺在炕上愣怔了一會兒,輕手輕腳的穿衣趿了鞋子,掌著蠟燭去對面西間兒裡,找出前兩年給梨花姥娘做的壽衣,拿到當門兒桌上左右細看。
李海歆睡得也輕,何氏在堂屋當門弄出的響動,將他驚醒,看外面微微透出天光來,便也翻身下床。走到當門兒一眼瞧見何氏鋪在桌上的壽衣,眉頭一皺,道,“好好的翻它出來做什麼?快放回去吧!”
何氏手撫過藍紫色素面緞子的嶄新壽衣,片刻之後,抬頭道,“還是帶著去吧。萬一有個好歹的,哪裡能來得及回來取?”說著一嘆。
李海歆看她還要說旁的話,不由的道,“你心裡頭再明白,話還別說了。迎年月裡孩子都知道忌諱呢!”
丫頭們做了早飯,兩人哪裡吃得下去。只每個喝了一碗粥,眼看天色大亮,便急急套了馬車,向何家堡而去。
李王氏早飯過後,穿著嶄新的襖子出來閒逛。這麼些年,她心頭總認為沒得大兒子家多少好處,可在街坊眼裡,她卻是大大的借了光兒。每年的好衣裳不斷,讓她大大的長了臉兒,一村子的老太太們,沒哪個不羨慕她的福氣的,她愈發的愛顯擺,愛出去聽好聽的話兒。
剛到巷子口,有幾個吃過早飯,聚在巷子口曬太陽的老太太瞧見她,遠遠的笑道,“海歆娘,這又是老大家新送來的衣裳?”
李王氏抿抿頭髮道,臉上笑吃吃的,“不是,是去年冬上捎來的,今年的,怕要過些日家來時才有。”
其中一個老太太便奇道,“咦,剛才五小子說,好象看見海歆兩口子趕著馬車,帶著丫頭小子往西去了。說是去何家堡的。”
李王氏一楞,似是不信大兒子回來了,便擺手道,“許是看岔了吧。他們還有縣裡頭呢,定是要等了過完年才回來,哪裡會這麼早?”
正說著五小子從家裡轉出來,聽見後半句,便笑道,“娘娘,是海歆大哥回來了。說有急事兒去何家堡。”
另有一個村人也過來說,看見他們去何家堡了。
李王氏臉色不好看起來。兒子回來,第一個不回去看他,竟先去看岳母娘!
這些老太太看她臉色不好,心頭便舒坦高興起來。村人的性子大多如此,攀比不過,定要別人家出些什麼不順暢的事兒,自己心頭才平衡些。愈發拿著梨花姥孃的福氣來道,說她兒子做了高官,再不過兩年,兒子便能替她掙一副誥命回來云云。說得李王氏心頭愈發的惱了。
強笑著說了幾句話,推說家裡有事兒,急匆匆回去了。進了院子,差使春林去後面看看,瞧瞧老大兩口是不是真的回來了。
春林去了不大一會兒,回來道,“嬤嬤,大伯大伯孃是回來了,說是梨花姥娘身子不大好,趕著回來瞧她呢。”
又與李王氏細說了昨日回來的情形。
李王氏愈發惱,心頭怪李海歆,岳母娘有病,他跑得倒快!
李薇姥娘自孟家送了年節禮來了之後,先是歡喜了兩日,接下來,愈發的沒精神了。李薇大舅舅大妗子私下都說她這是盼兒子回來無望,心勁兒散了的緣故。
孟家的幾個下人都是知道內情的,看這情形,俱是心酸不已,卻不敢透出半個字兒來。只好每日拿著小孫子的趣事兒講給李薇姥娘聽,講來講去,也只那些趣事兒反來覆去的講,她卻是聽不煩似的,每日有精神時便要聽一回,然後咧著嘴兒笑了,大多時候便是塌著眼皮兒坐在炕頭,似睡非睡的,也不知她心頭在想些什麼。
臘月二十九,颳了兩三天的寒風停了,飄起大雪花來了。李薇姥娘清醒的時候愈來愈少,到半下午時,已不甚清明瞭。
何氏和兩個弟妹忍著淚兒給她淨了身子,換了壽衣。子時剛過,李薇姥娘去了,臨走時,手裡還抓著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