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行車開始學機械化!”
陳雲籌資買來的這兩輛腳踏車,成了指戰員學習機械化的啟蒙工具。大家興致勃勃地排隊輪流學騎,每人每次一小時,由兩名先學會的“教員”在後面扶車保駕。學員騎車直行,騎車轉圈,還騎車從一個慢坡往下溜,練習掌握平衡。學得快的騎三四個小時就能獨立“駕駛”了,學得慢的學五六個小時也基本會騎。大家都非常愛護這兩輛腳踏車。學騎中每當快摔倒時,都搶先伸出腿或胳膊接地,用自己的身子保護車子。一直到400多名指戰員都能自如地騎腳踏車時,這兩輛車還是“五官端正”的呢!
“要建自己的空軍,必須及早培養人才!”
金秋十月,豔陽高照。葡萄和哈密瓜,擺滿了迪化的大街小巷,香甜誘人。
正忙於籌備新兵營學習機械化裝備的陳雲,忽然把呂黎平找去。窗外射入一縷陽光,把陳雲籠罩在金色之中。他身穿深色的中山裝,風紀扣扣得整整齊齊,見到呂黎平第一句話就問:“你對今後的工作去向,有什麼打算呀?”
呂黎平是新兵營幹部隊黨支部書記,原在紅一方面軍工作,紅一、四方面軍懋功會師後調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作戰科副科長,西路軍時任總指揮部作戰科科長。他望著陳雲親切的面容,毫無保留地說出了內心的想法。第一,不願到盛世才的政府裡工作,因為很小就從農村參軍,缺乏在城市搞*工作的社會經驗;第二,願意回延安,但不想在後方做原來的參謀工作,請求派到抗日前線去。 txt小說上傳分享
《西路軍》 陳雲倡導學文化學機械學航空(4)
“把你留在新疆學飛行怎麼樣?”陳雲聽後笑了笑說。
“學飛行?”學飛行對呂黎平的吸引力是那樣強烈,他驚異地問道,“這可能嗎?”
“有這樣的可能!我瞭解了盛世才的航空隊情況,現有六架初級教練機,九架偵察轟炸機。他辦過兩期飛行訓練班,一期機械訓練班,教官主要是蘇聯人。現在,第二期飛行班快要畢業了。”
陳雲站了起來,一邊踱步一邊深沉地繼續說:“我們在中央根據地,在長征途中,吃了國民黨空軍多少苦頭呀!許多英勇善戰的好同志,沒有倒在與敵人短兵相接的戰場上,卻慘死在敵機的轟炸掃射下。你一定還記得長征途中,賀子珍同志在貴州挨飛機轟炸,受傷的情景吧?身上中了九個彈片,多慘呀!現在,日本帝國主義又用飛機對我華北軍民狂轟濫炸,製造了很多血案。如果我們黨有一支自己的空軍,就能從空中打擊敵人。空軍是很複雜的技術兵種,要建自己的空軍,必須及早培養人才。我想,我們可以利用新疆的*環境,借用盛世才的航空隊,為我們黨培養一支既會駕駛飛機,又會維護修理的航空技術隊伍。只要有了人才,再想辦法透過國際援助獲得飛機,我們的空軍不就可以建立起來了嗎!”
陳雲深謀遠慮的設想,使呂黎平高興得心怦怦直跳。
陳雲又說:“我已同盛世才談過這個問題。他心裡當然不願讓我們共產黨人使用他的飛機培養人才,但他既然答應我們新兵營借他的汽車、裝甲車、大炮學技術,就不好拒絕借他的飛機學飛行。於是,他提出了兩個條件:一是他的飛機不多,要請蘇聯再提供點援助,用於代培共產黨的航空人才;二是培訓畢業後的飛行員、機械員不要馬上離開,要幫他把航空隊的軍威建立起來,因為他訓練的頭兩批飛行員都是學生出身,害怕打仗。”
說到這裡,陳雲爽朗地笑了起來:“盛世才的算盤打得蠻精明的喲!關於第一個條件,蘇聯的航空工業比較發達,再援助幾架飛機不是什麼難事,我已答應聯絡解決。至於第二個條件,估計畢業後不一定馬上有飛機建立我們自己的空軍,在他那兒繼續飛一段時間,也有利於鞏固提高技術嘛!”
陳雲接著說:“現在需要物色學習航空的人選,今天先找你談談。你要有帶領一部分同志留新疆學航空的思想準備!”
呂黎平又驚又喜地注視著陳雲,心裡既高興又忐忑不安。若真能插上鋼鐵翅膀飛上藍天,向猖獗的敵機開火,為死難的烈士報仇,那是多麼光榮的使命呀!可是,自己就這麼點文化,能學會駕駛複雜的飛機嗎?當他說出自己的擔心後,陳雲溫厚地一笑,說:“你才20歲,身體又好,而且語文有一定基礎,主要是數理知識還要提高。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你可以集中一段時間抓緊補習文化嘛!”
陳雲的話,是鼓勵,也是決定。呂黎平懷著忐忑,懷著企盼,立即表示:“我服從組織決定,一定不辜負黨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