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傳言蘇涵病重的時候,他因為事務繁重脫不開身不能前往看望,後來有了時間,便連夜趕路去聞濤別院探望他,在別院門口遇到蘇崢,蘇崢離開時身邊帶著一個小太監,太子當時並沒有注意那個小太監,後來回頭正好看到蘇崢半扶著一個奴才才覺得奇怪起來,但他當時也並沒有深究,心裡惦記蘇涵,急切進了金松園。
到金松園後,他想要去看蘇涵的時候卻被攔住了,皇帝說蘇涵病重正在施針醫治,任何人不得探望。
太子連夜而來,卻沒有見到人,後來還被皇帝訓了一頓,皇帝說將朝廷交給他,他卻不在京城坐鎮,居然為了這種人情小事來聞濤別院,真是不知輕重,失了太子之職。
太子受了訓只好又趕回京城,不過,心裡卻奇怪起來,皇帝以前很看重他對蘇涵的情意,他對蘇涵好,皇帝只會高興,沒想到這次卻截然相反,不僅不讓見,反而用前所未有的嚴厲之詞訓斥他。
太子那時候也只能想是蘇涵病重,皇帝憂心過重,心火上衝,正好他撞在了刀口上,便被訓斥了一番,這也無可厚非。
太子以為蘇涵只是平常的毒發而已,既然以往都沒出事,那麼這次即使兇險估計也會化險為夷,只是,沒想到等他回到京城,過兩天卻傳來蘇涵病逝的訊息,聽到這個訊息的他當時以為自己聽錯了,完全處於驚愕之中,不可置信,之後便是沉重的悲痛與難以忍受的痛苦。
白髮人送黑髮人,皇帝帶著蘇涵的靈柩回京城來,皇帝悲痛過度,路上又受了風,便病倒了。
蘇涵的清和郡王府趕工修好還沒來得及住進去,人便沒有了,那華貴的王府只迎來了主人的靈柩。
因為皇帝對蘇涵的寵愛,下葬按照親王的標準來,皇帝甚至讓禮部拿宮裡內務府的錢為蘇涵操辦。
這件事算是京城裡的人們茶餘飯後最大的談資,但是,即使排場這般大,也無大臣出來反對,畢竟,皇帝都因為清和郡王的事情病倒了,要是有人去就這件事情參奏一本,便正好是撞上皇帝的刀口,只能是找死。
太子當時傷痛欲絕,根本不相信那樣一個活生生的人就變成了一個死氣沉沉的棺木,他想要親自去看蘇涵的棺槨,不過,那樣的不合禮儀的行為只是想想,要做到還是存在很大問題的。
太子去清和郡王府停靈間守過幾晚,每次蘇崢都在那裡,雖然蘇崢憂愁而痛苦,但是,太子卻覺得他在看到那棺槨的時候並不是哀傷,而是皺眉,這讓太子覺得奇怪。
皇帝雖然處在病中,卻依然到清和郡王府探望過幾次,看過之後便要求儘早下葬。看意思是他不想再處在這種喪子的悲傷中,想要將這件事情早些了結。
太子覺得蘇涵很可能沒有死是因為蘇涵的很多東西本是要拿去陪葬的,但是那些東西卻被蘇崢收起來了,太子在心裡對蘇崢的這種行為不滿,派人去打探那些東西到哪裡去了的時候,回報的人說被帶出京了,但因為沒有跟上對方,而沒有查到最終的地方。
也許是蘇崢察覺到太子在查他,之後蘇崢便沒有任何動作。
清和郡王死後,太子悲傷中又抽時間去找了夏太醫問話,夏太醫是蘇涵的專屬太醫,蘇涵的死他要負很大的責任,不過,皇帝並沒有為難他,甚至為他的兒子升了官,這點也讓太子覺得奇怪。和夏太醫的談話中,太子並沒有發現什麼有用的資訊,卻從林太醫處得知夏太醫從宮廷藥房裡要了一大批藥,是皇帝批准的,而那些藥別人一般不會用到,是蘇涵經常吃的藥中的一部分,太子這才隱隱覺得蘇涵是不是並沒有死,那棺槨裡並沒有人,他還好好地在別的地方活著,夏太醫還在為他製藥……
第十二章 父子談話
第十二章 父子談話
蘇涵沒有死,太子有了這個想法,對於他,這個念想就像是他的救命稻草一樣,即使知道抓住也不一定能救命,但人在無助的情況下就會去死死抓住這根僅有的稻草,維繫心中的一絲希望。
因為有了這個想法,太子便讓人好好去查這件事,不敢從皇帝處入手,便從蘇崢與夏太醫處入手,甚至蘇涵身邊的侍女與嬤嬤都被他列入了調查的名單。
如此查詢很快就有了結果。
因為皇帝當初沒想過會有人來質疑這件事的真實性,所以並沒有非常嚴密地處理這件事。
從蘇涵的侍女處得知蘇涵病重前幾天身體都不錯,並沒有什麼異常,還有就是蘇涵的不少用慣的東西在他病中被送走了,不知道被送到了哪裡去,而且,李嬤嬤和蘇涵身邊最受寵的大丫鬟芷芸自從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