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加一把勁兒,釋出更小的磁塊。剛才的小磁塊我們改稱中磁塊。
中磁塊圍繞著大磁塊轉,中磁塊本身也在磁布膜上製造出坑,足以對小磁塊形成坑引力,結果就是大家看到了神奇的現象,小磁塊圍繞著中磁塊在轉,中磁塊圍繞著大磁塊在轉,跟太陽、地球、月球的表現幾乎完美地相像。
唐寧這個實驗巧妙就巧妙在用磁力把“天體”懸空,使它們的轉動很長時間都不會因為與布膜的摩擦力而損失能量被停止,給觀眾們強烈的印象,這簡直是小太陽系,真實太陽系的迷你版。
唐寧還嫌這樣的模擬不夠真,抓了一大把中磁塊一灑,迷你太陽系頓時擁有了十幾顆迷你行星。這時,他說:“現在向大家展示為什麼我們太陽系中的行星的公轉方向大部分都是一致的。”
接著,他又抓了一大把中磁塊,這一次給的角動量與剛才相反,代表公轉相反的行星們。布膜中立即掀起了大量的天體相撞事件,原來相反的公轉極易引起行星相撞,然後失去角動量,掉入深坑。
經過不長的時間之後,幾乎所有的公轉方向全部都統一了!這一次演示更深刻,物理學愛好者紛紛讚歎不已。
下一步,唐寧要演示的就是跟最初的問題有關的系列,他又拿一個小太陽放在在布膜中,結果當然是造就一個大坑,靠近的行星紛紛墜入,這時,他說:“看高速攝影機的回放,大家能透過觀看新大坑的形成而想象引力場是如何形成的。”
在高速攝影機回放的過程中,自然能夠看到隨著小太陽的出現,布膜上的坑越來越大。坑引力出現的速度非常快,但也是有數的,高速攝影機不就能看出來嗎?但是,只要大坑一旦出現,以後對膜上所有的“天體”的引力就是即時的,不論天體在膜上的哪個位置都會立即往坑中掉。
唐寧:“大家仔細想想,這像不像速度為‘瞬間’的引力?我們可以猜想天體出現在空間中,就像壓扁了空間,而這個壓扁的速度可以用光速計,可是一旦空間被天體壓扁,引力的傳播就不再受傳播速度的限制,整個宇宙都在受到它的影響,瞬間的。”
這個時候,物理學家們已經有點領悟的苗頭,不過,這個猜想太過荒誕,再機智的科學家一時也無法把握其中的奧妙,只能由唐寧親口一字一字地說明白:“其實,這不是相似的問題,這是唯一的解。
是的,我們的空間就是一張膜,可以被有質量的任何東西壓扁,質量越大,空間就被壓得越扁,然後這個坑空間對宇宙中所有的東西有引力,不論它有多遠。不過,這張膜是三維的,我們身在其中,無法直觀地看到它。”
這是石破天驚的物理學新說,涉及到物理中最基本的東西,萬有引力,所有的有科學素養的人都應該對此感到震撼不已,事實上也是如此,從會場到全球網際網路的各個節點,聽懂了這段話的人都震驚不已。
如果在大家還有餘力把注意力放到別人的表情上,會發現連唐師傅的兩個高徒:麥克斯韋和法拉第小姐都對這個三維膜空間的新說感到無比地驚訝。唐師傅居然把這個奧秘藏到現在第一次跟人說。
也是,如果沒有射電天文望遠鏡,把幾十億光年的宏偉宇宙圖景展示在世人面前,又怎麼能夠顯得膜學說的偉大光榮正確?沒有坑一樣的空間,怎麼能把引力傳到幾百萬光年之遠的看似荒謬的距離?
一個典型的非本星系團的超星系團,其直徑達到了800萬光年,達到銀河系直徑的80倍之遙,這個超星系團之所以能夠聚整合團,當然是因為無所不在的萬有引力。
只有可以被質量壓扁的膜空間能解釋如此廣度的天體派對。從表面看起來,超星系團的引力能夠瞬間跨越800萬光年,無時不刻不對邊緣的天體起吸引作用,否則天體的巨大角動量早就讓天體逃離了超星系團。
這張布的威力就是這麼大,一下子說服了大量的物理學家去相信不可思議的可伸縮的空間,羅恩公爵夫人那篇解釋光速不變推匯出來的空間可伸縮的論文卻很少有科學家相信。
唐寧沒有止步於此,他說:“相信已經有人買帳,認為萬有引力確實是由於空間塌陷引起的,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世間只有萬有的引力,而沒有萬有的排斥力?
我們都知道,電磁場中又有吸引又有排斥力,分子間的弱作用力也是如此,為什麼萬有引力沒有相應的排斥力?
所謂的相對應,我們仍然可以在這張布膜上看出來!看!”
唐寧把早已經準備好的一根柱子塞到布膜底部,這一次造就了一座小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