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失業,整個廣東跟solo配套的產業更是有數十萬人在這一波產業大撤退中受損。路透社金融資料預計,整個廣東經濟增長將從20%變成…30%,並隨著裁員賠償金、供應商賠償金的消耗進一步惡化。
solo的工廠絕對是個大寶,溫莎理事會的印度、馬來亞、高麗、新幾內亞、蘇聯利益代表為了撤走的solo激烈地爭吵,最後,誰也沒撈著,洛克菲勒作和事佬,說:“即使要撤走,還得留在廣東附近,因為有大量的工程師還得留住,不如放到香港吧。”
香港的經濟騰飛絕對要感謝洛克菲勒的這句話啊。最有趣的是由於廣州經濟大蕭條,廣東塔的管理者向理事會建議把廣東塔也拆走,這座神奇的全球最高樓由於採用預製件方式製造,居然是可以移走的。
最後的結果是,100層的廣東塔被拆走了67層,只剩下33層因為使用權還在別的機構中,也沒有達成退約協定,仍留在原地,少部分樓層給仍然留在廣州的溫莎企業使用。
生產廣東塔樓層的工廠非常成熟,很快又在香港興建100層的世界第一高樓,它跟原來的廣東塔長得一模一樣,不過,名字改成了“中環廣場”。廣東塔被“削掉”67層在國際上被傳為“美談”,大家一致認為這是溫莎理事會為了顯示自己的能耐——我不僅能給你世界第一高度,我還能給你削成平庸本色。
跟愛國情懷高尚的廣州人民不同,承載了大量上游供商角色的東莞爆發了完全不同的遊行。大批到東莞打工的農民兄弟團結起來請求溫莎理事會不要把東莞大量的工廠撤走,打工仔們已經意識到溫莎企業大撤退意味著什麼。
工仔重利輕別離,他們打出了“要工作,要吃飯,溫莎不要走”的口號,跟愛國打砸搶分子死磕,在東莞,發生了支援溫莎的清奸勢力跟愛國的“扶清滅洋勢力”之間最激烈的衝突。暴力事件不斷髮生,經常登上大清各報紙的頭條。
東莞工仔們的舉動太讓人感動了,最後理事會果然保留了大量的東莞工廠,作為國際供應鏈的一環。工仔們的回報極為豐厚,東莞成了整個廣東經濟大蕭條中的奇葩。當廣州城裡還在流行“寧要大清的草,不要溫莎的寶”的時候,大量的工作機會流入東莞,使這裡成了直逼廣州城的經濟副中心。
跟廣州城的氣氛完全不同,誰要是敢在東莞大街上喊“打倒溫莎帝國主義”,一定會被工頭帶領的工仔們打成生活不能自理。因此,溫莎共濟會也愛上了這片熱土,不僅是solo相關的產業,別的溫莎企業也大量地入住東莞,要不是東莞的郡守攔著,這裡就要被狂熱分子改名成溫莎鎮了。
廣東的巡撫是親溫莎的,可是他也無法阻攔民意,大清與溫莎交惡之後,他是想辭職下海的,不料溫莎企業的火種又在東莞保留了下來,很好,他也可以繼續留任了。
由於東莞這邊廂風景獨好,大量失業的廣州城女孩被逼跑到東莞謀生,從事著酒店、按摩、髮廊等服務業工作,簡直逆轉了有木有。
僅僅在大清帝國太平洋艦隊重創溫莎帝國主義的乏走狗日本的長崎之後的兩個月,全國的交通資料顯示,從各地奔赴東莞的人流量竟然超過了廣州城。東莞的發達大有趕超廣州之勢,在交通上,solo獨輪車已經有了東莞直通香港的綠色通道。
東莞位於廣州城與香港之間,離香港大約130公里,小小的solo獨輪車在幹線上能夠以50公里的時速飛馳,只需兩個半小時就可以做城際旅行,這是從家門口到目的地的無縫連線,方便到令人醉倒。
不過,綠色通道已經名不符實,由於流量巨大,solo公司已經把鈣鈦礦噴塗太陽能電池技術應用到綠色通道上,以在高峰時間獲得足夠的電力,所以綠色通道變成了褐色。
受到東莞工仔大爆發的啟發,大清國內產生了從未有過的大分裂,大量的親溫莎勢力都學東莞建立起自己的小社群。山西有平遙城,浙江有寧波城(與長崎長期有貿易關係),山東有青島,等等。
親溫莎勢力已經發現,僅僅是袖手旁觀是不夠的,必須站出來維護溫莎企業的利益,否則,溫莎財團這個資本怪胎跟普通的資本是不一樣的,他不會為了利益忍氣吞聲,受到抵制,丫直接就撤了,因為在全世界擁有巨大的戰略縱深,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高麗就抓住機會,林菲爾弄走了大清大量的人才去建設“她的”高麗王國。大清帝國的經濟大衰退,就是高麗國的大發展,由於日本受到戰火的破壞,她甚至從日本收集了不少的人才。
朝鮮半島技術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