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3/4頁)
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麼“知青精神”的提法,原因就在於此。寫出當年的困惑,寫出當年的走投無路,還要苦苦掙扎,就已經足夠。“珍珠”可貴就在這一點!
朱紀飛:哦!此書哪兒有賣的?
天塵(作者):呱嘰村,你費心了(配樂、配圖),天塵叩首相謝。
朱兄,這部文稿發在新浪網讀書頻道,23樓給了連結,您將就在網上先看看。我也想找出版商出版。無奈我自視為珠寶的東西還無出版社找我聯絡,其實對我們這代人來說,更習慣的是紙媒,能上網的是少數,像你這樣能在網上看書發帖的那就更少了。
麓山遠眺:“你莫蠢噻,改個名字,叫《公社的春天》,唱到北京都冒得事。”文筆風趣幽默,好看。真的是:《擰一把,灑落一地珍珠》。呱嘰村的配樂為文章添彩。
連橋:迴天塵君:要說認識當年下放牛鼻灘的知青!莫老爺是第一人,接著就是昌述、王過、等。所以說文中提到你的“別名”,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我想一定是聽他們談起過你。因為72年上半年從農村招工出來,我有幸和莫老師、昌述在牛鼻灘、韓公渡、斷港頭等地糧站工作過一段時間。其中從九二三五工程指揮部文藝宣傳隊分配來的還有常德本地知青石長林、黃一平等。徒然從黃土地一出來,有緣結識這麼多有知識有特長的文藝精英,加上又是家鄉人,是我今生不會忘記的日子。那時候我們喜歡跟著莫老爺跑,也就有幸聽到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曹世華的“放歌”!記得在牛鼻灘一間簡陋房間內,沒有音樂的伴奏:“騎馬挎槍走天下”、“走上這高高地興安嶺”,曹世華那高亢嘹亮的歌聲,把我們在場幾位都征服了。後來曹老師夫婦調到常德專歌,我還和莫老爺去拜訪過。然後由於工作分配,我們分手到了各自的單位。再加上我七七年遭遇重大交通事故,生活有了很大變故,慢慢也就和外界斷了一些來往。想起上述的大家們,現在的日子一定過得好!在這裡我衷心祝福他們!
湖邊士:剛剛欣賞了天塵的人物素描,接著又來了動物寫生,應接不暇啊!這動物寫生寫的都是豬。一般人印象,覺得豬蠢蠢的,有什麼可寫。卻不知樓主用擬人化的描寫,奇怪有趣的故事情節,加上一些方言俚語,竟把這些豬刻畫得一個個有血有肉,性格獨特,栩栩如生,看得人忍俊不禁,真是神了!而且所用方言,我們常德知青都是再熟悉不過了的,什麼‘傢伙三’‘嗯娘屁’‘哪門快活’‘莫太趕急噠’等等。
總之,我是操著德語把文章讀下來的,幾多過癮咧 !(這幾個藍色的字也要用德語讀哦 )
天塵(作者):湖邊士,動物有時比人可愛。我給幾隻豬畫像,是想展示一種風情,就是常德的風土人情。
連橋:天塵兄的一組《動物寫生》,確實生動有趣。箇中的一些情節描述,都讓人止不住笑出聲來。豬欄內的“聰明”與“狡猾”,我還是頭一回拜讀。可惜,當年沒有攝像機,要是攝製下來,加上天塵兄的絕妙解說,該是多麼珍貴的資料。如同《動物世界》一樣精彩!
天塵(作者):連橋兄,電視節目我還就愛看看《動物世界》這類節目。不費什麼腦子。看文章我也喜歡看寫動物的文章,比如柳樹坪的《愛犬列夫》,就寫得好。
湖邊士:非常欣賞你的寫作手法,平鋪直敘、娓娓道來,不經意間人物的內心世界即被揭開,像你的顧面子,扁兒的要面子,沒有刻意刻畫,卻在敘述中流露,自然、真實!拜讀了!謝謝!
向北挺進:果然是一顆閃亮的珍珠!剛剛讀過天塵兄的《販鴨營生》,自然、樸實、流暢,還時不時地來幾句俏皮嗑,我喜歡!
稍有點文化的農村青年都喜歡和知青黏在一起,是常有的事。想當年,他們也曾是我們知青點的常客。但他們想做“副知青”的野心我們還沒來得及識破。還是天塵兄有狠!看了天塵兄的賣鴨,想起二十年前自己買雞、餵雞的一次經歷。那時……
asd99999:欣賞天塵美文,樸實、流暢、趣味盎然。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和心理描述十分到位。拜讀了。
孟曉:樓主很會寫細節,而且寫得生動、流暢……
湖邊士:穿皮鞋的、孔伯、毛老倌,這些人物的描寫太傳神了,就像在看三維立體電影哦!鴨子不好賣了,不知接下來是什麼營生在等著天塵兄!
嘻嘻哈哈:天塵說";我就是打起赤腳,戴頂斗笠站在街上, 別人也看出我是知青,多少還留了點城裡的印記。";
反過來;咱從鄉下回到長沙;儘管穿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