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組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
對有短線技術的,敢於冒險的,且有把握空倉後留著資金的,可以先賣掉包鋼稀土,等待包鋼稀土的慣性下跌結束,等股價跌到6元左右的低位再撿回來。
而像笨笨這種股民,基本上不懂炒股技術,在割肉後也不能堅持空倉,這段時間則建議繼續採取死捂方式,鎖倉不看盤,靜待大盤和包子反轉。
盟友第一個站出來支援丁旭:“同意奇蹟的觀點。從技術指標上來分析,包子的短線確實不妙,還會有慣性下跌。但從中長線來看,包子已基本見底,有閒錢的群友,過兩天就可以去抄底了。有技術的可以做短線降低成本,沒技術的就死捂不動。”
車牌則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丁旭:“技術指標這東西還有用嗎?至少對包子是沒用的!從63塊跌下來,每次都有人說超跌了,要反彈了,最後還不是跌到了七塊?”
丁旭苦笑了一聲,說道:“車牌你太偏激了,技術指標還是有參考價值的!”
車牌追問道:“有什麼價值?”
“不想當韭菜的話,你就得有主見!而炒股技術可以幫你作出決斷,不至於盲從。”丁旭無奈地嘆了口氣。
之所以會有這麼多新股民成為韭菜,是因為很多新股民把股票當成了彩票,把買股票當成了下注,認為炒股技術是沒用的,能否賺錢全憑運氣。哪怕出現了虧損,他們也始終認為這種下注辦法是有效的。
他們還堅信,只要自己還有本金和運氣,就總有翻身的機會,正所謂有賭未為輸!
炒股,是最容易學會的賺錢方法,也是最難學會的賺錢方法。
說容易,是因為只需要往賬號裡存入資金,花一兩分鐘買入一隻股票,運氣好的話,就開始賺錢了。
說難,是因為很多人炒了十多年股,依然是嚴重虧損,離盈利還有很遠的路程。
曾有新股民問老股民:“炒股聽股評家的能賺錢嗎?”
老股民回答:“不一定有用,很多股評家是騙人的。”
新股民又問:“那憑小道訊息和內幕呢?”
老股民回答:“也不一定有用,有時反而是莊家佈下的陷阱。”
新股民再問:“那買業績好的績優股、藍籌股呢?”
老股民嘆氣:“銀行股都是藍籌股,很多人買了之後卻一直虧錢。在中國股市裡,業績是不能決定股價的,虧損股往往漲得更好。”
新股民最後問道:“那靠技術指標能賺錢嗎?”
老股民實話實說:“技術指標有時準有時不準,有時有用,有時害人。”
新股民於是得出了最後的結論:“這也不靠譜,那也靠不住,說明炒股就同如賭大小,都是50%機率,要麼漲,要麼跌,反正要靠運氣,所以根本不用研究什麼技術指標和基本面、訊息面。”
這種新老股民之間的對話,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而很多場對話的結果,是新股民認為炒股不需要技術,不需要過多地分析,只需要運氣。
一些老股民天天研究技術指標,最後卻虧得一塌糊塗;一些賣菜的大媽只是憑直覺買入股票,之後便賺了大錢,收益遠超專業人士……這些故事為新股民的“技術無用論”添上了絕妙的註腳,被新股民們津津樂道。
這種“技術無用”的結論流行開來之後,就導致新股民不願意深入學習技術,也不習慣於在買股前獨立思考,全靠別人推薦或憑自己的靈感買入股票,之後就被迅速套牢,成為了主力眼中可愛的韭菜小夥或韭菜姑娘。
而在丁旭看來,技術流是試圖找到一種致富的科學方法,出發點是對頭的。只是世界上沒有絕對可靠的技術分析方法,因為所有技術指標都是有一定缺陷的,而且技術指標是無法對付“騙線”之類的手段的——只要主力願意拿出資金來做,不管什麼樣的技術指標,主力都能做出來。
所以如果過於迷信技術指標,全憑技術指標去炒股,無異於按圖索驥,是比較危險的,必須結合基本面的分析來進行,相互印證。這樣一來,雖然有時仍然會失敗,但大多數時候還是有作用的,有時甚至能透過技術指標找到黑馬,大賺一筆。
因此丁旭認為,炒股技術肯定是有用的,至少可以為自己買賣股票找到一個充足的依據,不至於亂買亂賣,這樣也就能減少盲目的操作,儘可能地避免虧損。
開車,必須學開車的技術。醫生動手術,也必須學習相關的技術。而炒股既然是一種商業活動,當然也有技術規則和技巧。那些對技術指標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