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神態不對,又重新領著我返回山中。
等我慢慢清醒,我首先想到的是那輛汽車,也許是想用工作忘記焦慮,也是純粹是為自己尋找寄託,我轉回當初來到這世界的地方,沒日沒夜的拆卸汽車,每天勞累到夜晚,而後揹著拆接下來的零件返回山洞,躺倒就睡。
在瘋狂的勞動過程中,我也發現兩個問題,首先是那輛汽車,不知怎地,所有的零件防鏽能力陡然增加無數,彷彿所有的零件都經過“奈米”處理了;其次,哦,我的力氣大了許多,很多難以拆卸的零件都能輕而易舉擰東、卸下。
最後,我還不能確定的是,似乎我身上確實發生了什麼,我的身高矮了數厘米,從鏡子看,我相貌年幼了許多,現在說我十八九歲,沒人不信。
此外,經過十餘天的反覆學習,我也大體弄懂了對方那種簡單語言,不過,對方依然聽不懂我的問題,我的問題是:“這是什麼地方?”“現在是哪一年?”“你們是什麼人?”
竟然有這樣的世界?
我身邊兩位野人竟然“完全不知身在何處”。
我已經知道了,現在我處身的世界,生產力水平極度接近原始社會,它應該屬於青銅器時代,語言、文化極為粗陋,很多地方甚至保持著原始社會的痕跡。而山中野人所會的語言,貧乏到令人絕望,也許他們知道問題答案,卻很難把意思表達清楚。
哦,在青銅器時代,有一句著名的話:“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在這樣的社會里,能知道自己國家叫什麼,已經是非常有學識的人了,更多的人終其一生沒有離開過家園5公里左右。在這樣的時代,不能指望一個平民能說清自己周圍環境。
好吧,這些都是旁枝末節,我首先考慮的是重新返回社會。等我把汽車拆解完畢後,所有的零件都被分門別類藏入山洞。我用車上的零件重新武裝起來——用簡易製作的砂輪機將兩塊鋼板打磨成三把長刀;幾根鋼管斜切,做成長矛槍頭;用簡易的牽引裝置製作了兩張簡陋的木弓,帶上最近獵獲的獸皮,武裝好了的我,帶著兩個野人重新下山了……
第二章 日誌三·我在春秋偷著樂
平常與我們交換獵物的小村落,最多也就是個大點的獵人村。
那場我記憶深刻的遭遇發生在一處山坡下,當時,一位中年人正跪在一座墳包前,捶胸頓足哭嚎,而我們的佇列中,大個子野人在前面領路,小野人在我身後蹦跳,我從山樑上走下來。見到此人時,我停住腳步,好奇地打量對方。
這是我見到的第一位“穿完整服裝”的古代人。
對方穿的是一身很古樸的衣服:上下連在一起的袍服、高高的冠帽,那衣料樣子奇特,似乎不是用綿布織成的。整件衣服上沒有任何裝飾,也沒有釦子,只是用一根布袋纏在腰間……嗯,我曾經有個朋友喜歡“漢服”,據他說,這種服裝稱之為“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它最早於春秋中晚期成形,由於這種衣服是上下衣服連在一起的,故此稱為“深”。又由於其下裝是個裙子,故此又稱“裙”——它的全稱是“深衣褥裙”。
……好吧,在現代,它已經被稱為“和服”了。嗯嗯,也就是說:這人打扮的像個“漢奸”。
此人面前的墳包似乎是才建的,上面全是新土,當時,那人正哭的昏天黑地。
我之所以停住腳步,是因為此人身上的衣物穿得很整齊,這是我穿越以來見過的著裝最好的人。平常我所見的都是野人、獵人。為了保暖,他們大多數是用獸皮裹在身上。為了方便行動,他們的衣服上下是分開的,這也說明,無論哪個時代,野人的服裝變化不大,都很接近現代服裝。
經過多天的學習,我已經學會了野人所用的那種單音節語言。此刻站在新墳前,我換成野人的語言,小心地向對方問候,其意思大概是:“先生,請節哀……嗯,順便問一下,這是什麼地方?”
對方抬頭,淚眼婆娑的觀察著我。許久,對方臉色突然一變,脫口而出問了一句——他用的是野人的語言,翻譯成現代話,意思是:“你是誰?從哪裡來?”
對方的詢問句中,“你”似乎是用的敬稱,當時我不太瞭解野人的語言,許久以後,我才知道對方那句原話是“公子從何而來?”。而“公子”這個詞,在當時,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用的。
把野人語翻譯成現代語言太麻煩,我努力用野人語言、現代思維與那人交流:“我‘穿越’十萬大山走來,但一直弄不清自己所在的地方,這是什麼地方?……請問這兒屬於哪個國家?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