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袒護,裸地袒護。
那王大人也不賴,聽了,又狠狠磕了一個響頭,凜然道:“陛下執意而為,老奴當然不敢阻攔,只好向陛下訣別,恕臣無法再侍奉陛下,老臣這便撞死在陛下面前。”
朱允文一滯,怔怔說不出話來。他沒想到這王大人脾氣如此剛烈,這些諫官,都是太祖千挑萬選留下的。太祖都沒有弄死他們,而自己這有心學自己太子爹寬仁的皇帝,一來便逼死了一個老言官,這顯然脫離了朱允文的預期。
大明王朝建立後,朱元璋為了鞏固和強化朱氏的統治,便對於官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核心思想就是使得官員權力相互制衡,以加強zhōng yāng集權尤其是皇權;由此,朱元璋成了中國歷史上空前的權力最重的皇帝。
只要是熟讀明史的朋友,一定都對於明代言官的悲壯事蹟印象深刻。確實,由於朱元璋及其子孫的刻意培植,明代的言官漸漸地形成了一種強烈的群體意識,他們不但自尊自重,而且也積極有效地履行自己監督與糾察的職責,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乃至於義無返顧、前仆後繼。
歷朝歷代無論皇帝們如何昏庸,但極少殺言官的。朱元璋找了很多老學究(純書呆子型別)擔任“言官”,負責監督其它高階官員。朱元璋作繭自縛,經常也被這些言官們收拾,譬若有次他找了一些女樂進宮,不但不能遂願還要當場對言官表明態度“你這樣做得很對……”。
好嗎!老朱都沒有殺的人,你朱允文幹掉了,想幹什麼?
老朱留下這麼些言官,可不是為了好看的。
明朝雖然從太祖朱元璋起加強皇權廢相權,但朝廷言官的權勢卻比歷代都大,設六科給事中、設分巡御史,官雖七品,卻職在監察部堂和地方大員;朝會上七品言官批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