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銳粗略的掃過,快向後翻頁。
差不多到了四分之三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重新測定輔酶q1o的吸收係數》的標題列入楊銳眼中。
標題下方,是著作者資訊:河東省西堡中學楊銳。
“總算是有資歷了。”楊銳大鬆了一口氣。
這樣子,以後就算向國外期刊投稿,也不至於沒有說話的資格。
儘管論文是個很講究內容的東西,可名頭一樣是不能少,尤其是一些比較牛的期刊,其初審編輯往往就具有很大的權力,拒絕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譬如“最近的文章太多”都能堂而皇之的列入其中。然而,被初審編輯直接拒絕,連送審機會都不給的,多數是在校學生和普通講師,而在專業領域內有了名氣的專家教授,往往會得到不一樣的待遇。
事實上,到了大牛的程度,往往用幾個小時寫一片文獻綜述,都可以很容易的表出來。
一些學生寫的論文不能表,而掛導師的名字就能表,其道理也在於此。
既然來了,楊銳就不準備太早回去,拿了兩本期刊,默默坐在椅子上閱讀。
此時的期刊紙張卻是不錯,因為訂閱量比後世的期刊還要高,做的很有些雜誌的味道。
在楊銳眼裡,手裡的期刊有一半的內容算得上是通俗易懂,某幾篇文章還算得上“有趣”。
“有趣”不僅是對小說的最高評價,也是對學術期刊的最高評價。
像是化學界最高階的期刊jacs,表在這上面的文章,除了科學質量和結論重要以外,有趣就是最重要的指標。因為只有吸引到了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讓他們對該期刊的論文選題有了興趣,高階期刊才有了存在的價值。
如國內期刊那樣,除了自己以外沒人再看的,寫的再好又有什麼意義。沒有讀者的文字,是世上最沒有價值的東西——除了評職稱。
讀文獻的時間過的很快。
等楊銳準備離開的時候,身後的人都換了幾撥了。
新來的是兩個毛毛糙糙的年輕人,一人搬了半人高的期刊,一本本的翻下去,另一人攤開個筆記本,焦躁的問:“人家能把怎麼做的法子都寫在這上面?
“能走多少算多少,總比一點都沒好吧。”
“最後做不出來,還不是要買外國人的?”
“那你說咋辦。”翻書的年輕人心裡憋著氣,啪的一聲將拍了桌子。
被他們一吵,楊銳看不下去書了,起來將手裡的兩本期刊還了,順便看了兩眼他們挑的書和期刊。
似乎在找結晶器的製作。
這算是生物工程的裝置製造內容了,屬於國內比較熱門的領域。因為國內講究自力更生,凡是自己能做的,一定不能用國外的,由此產生了重硬體輕軟體的結構。
不過,以8o年代的國內製造水平,科研裝備的國產化還遙遠的很呢,想自制結晶器,即使是較簡單的攪拌槽冷卻器,估計都很難做出來。
要從期刊裡找出來,難度就更大了。
論文裡描述較多的都是原理和技術,直接給答案的可是少之又少。而且,論文裡更少見成熟的裝置構造,作者往往喜歡改造來改造去的,與最終使用的產物區別較大。
這也就是8o年代的期刊,要是3o年後的,乾脆找也甭找了。
“沒有咋辦?”低聲的詢問裡,有著濃濃的憂慮。
“找不到也得找,廠裡沒有就去省裡找。一個蒸結晶器要幾萬美元,德國人怎麼不去搶?我們自己做了,看姓韓的還有什麼說頭。”這位是一股子狠的氣勢。
憂慮者埋怨道:“韓以前在總廠也就算了,這到了罐頭廠,怎麼還管咱們總廠的事?”
“聽說分廠的人不愛搭理他,估計想回來了。”
“怎麼就沒把他給爛到罐頭裡。”
楊銳聽到此處暗想:姓韓的應該就是罐頭廠的新任黨委書記韓森吧。看來,這兩個年輕人是反對外購德國裝置的。
想想也是,如今的企業收入低,外匯緊缺,而外國儀器卻是一點都不便宜,相比之下,進口貨就太貴了。日本貨還稍好一點,歐洲貨的價格實在不是西堡肉聯廠這樣的企業能輕易承受的。
“有共同的敵人,還是幫一下吧。”楊銳腦中忽然冒出了這個念頭。
他心情正好,也不在乎能不能賺錢了,從公文包裡掏出紙筆,想了想,當場畫起了圖紙,並寫上了標註。
國外8o年代的蒸結晶器,也就是國內9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