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民回過頭,似乎也不想理睬我,
我卻有些憂心的看著案板,看來李世民是為了分封制的事情責罵了長樂公主,雖然長樂公主深得李世民的寵愛,可是畢竟是嫁出去的女兒,從去年年底頻繁入宮會不會也和此事有關,想著她那虛弱的背影,心中不禁有些難過。
見我遲遲不退下,李世民又一次回過頭看我。我是真的有些關心長樂公主的身體,雖然是同情她被病魔所擾,可同時我也擔心她會因為我的一時多事而改變了命運。
“皇上可找到鱷魚了嗎?”
終於鼓起勇氣問出來,可是李世民聽了長樂公主的名字眉頭卻皺在了一起,
“她好了,就只知道想著丈夫來氣我。”
李世民這樣說,似乎印證了我的想法,長樂公主確實是為了分封一事,
“皇上,媚兒有些肺腑之言,想拼著一死向皇上諫言。當年項羽兵敗劉邦自刎於烏江,雖然有人說是因為項羽在鴻門宴上婦人之仁不肯殺劉邦才導致他悲慘的結局,但我卻認為他兵敗的在於根基未穩就採用分封制。後劉邦得天下,雖然也採用了分封制,但那不代表他不想像秦始皇一般中央集權,而是怕不分封天下會失民心,可最後那些異姓王也都死於他手裡,可即使是同姓王最終還不是導致了七國之亂嗎?種種歷史難道不是前車之鑑嗎?雖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將國土分封,分封為王的人有了自己的土地,日子久了就會有自己的法律文化,有了自己的軍隊紀律,長久下去,他們坐地為王,又如何輕易將屬於他的封地奉還給皇上?”
李世民回頭看著我,我只是覺得自己越說越激昂,竟然找到了當年在高中辯論時據理力爭的幹勁,說完不禁佩服自己寶刀未老,餘光卻注意到已經跪在地上的王公公,這才將剛剛的慷慨激昂拋到腦後,忙躬身跪下打算求饒,自己的後背已經冷汗直流,暗自恨自己又一次忘記了身份。可就在我膝蓋剛要碰到地面時,李世民拉住了我的手,我忙抬頭看向他,他眼神中沒有責怪的意思,卻有著一種我讀不出的情緒。
“你也會害怕?”
我全身都在顫抖,讓李世民輕而易舉的感受到我的恐懼,我低下頭再不敢吭聲,他拉著我站起來。
“陪朕到院子裡走走。”
說著便拉著我的手往外面走,我回頭看王公公仍舊跪在地上不敢起身,我本想提醒李世民還沒讓王公公起身,卻不知他是否故意讓王公公留下帶著我獨自出去,也不敢再多言,只能默默的跟著他出去。
“你知道你剛剛的語氣和誰很相似嗎?”
李世民問道,我仍未平復自己的心情,不敢再開口,李世民笑了,拍拍我的手,似乎讓我不用害怕。說來也奇怪,就因為李世民這個淺淺的微笑,我的恐懼一下子不見了。
“像極了無忌,但是是秦王府的無忌,而不是現在的司徒長孫。”
李世民說這話的時候語氣竟無比落寞,說道一半突然放開了我的手,站在院子中看著那滿園春色。我看著李世民的背影,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平凡人,可是他卻做著非一般人所能及的事情,他所操心的家事是天下百姓,他所操心的事是國家安穩,他將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獻出來給這個國家,可回過頭,卻發現自己居高臨下,身邊已經沒有一個人陪伴在側。我猜想當年的玄武門之變,他根本沒想到結果會是這高處不勝寒的寂寞,更沒有想過他會失去那些在秦王府中與他朝夕相伴的知己。
“無忌剛入王府那時還不叫無忌,名輔機,是朕讓他叫無忌的,寓意是讓他在朕面前百無禁忌,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朕永遠不會怪罪他,可自朕登基以來,無忌卻一副明哲保身的樣子,就說這次分封制的事情,最先反對的竟然是魏徵,而不是無忌。朕就是想試探一下無忌的底線,一直未停止分封詔書的起草,最後朕終於等到了無忌的奏摺,可看著奏摺,竟然只是聯名上書抗封,這其中也只是加上了長孫無忌的名字。”
李世民說到這裡,不禁冷哼一聲,停頓了一陣才又緩緩說道,
“當年的長孫無忌哪裡是這等步步為營?當年他的鴻鵠之志,朕至今仍無法忘懷,那歃血為盟的勇氣,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豪心壯志,似乎已在煙消雲外之處了。如今的無忌兵不敢碰,政不敢議,就連分封這般政事,也要讓朕的親生女兒來勸,長樂體弱從不喜政,卻據理力爭要朕撤回分封的詔子,難道朕會看不出長樂的話是無忌背後教的嗎?”
說到這裡李世民真的生氣了,現在才明白原來他不是在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