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推廣站的人員躲起來不見面。
這兩年,縣裡經過充分論證,根據全縣的地域特點,提出了“東抓煙,西抓棉,南抓花生北抓蠶,全縣建成林果園”的號召,要搞什麼“農業行動計劃”,打破“傳統習慣”,推行“三改五化”,實行“深度開發”。老百姓實在不知道上級要他們幹什麼,上級的號召都是一些濃縮出來的新詞彙。你要是想弄明白這些名堂,可以到當時家家戶戶的院牆前,看一看寫得一層壓一層的標語,興許能夠知道這些詞彙意味著什麼。
我們高樓鄉在縣城東部,自然屬於植煙區。本來我們鄉就是一個農業大鄉,經濟小鄉,工業弱鄉,財政窮鄉,只有抓菸葉種植,才是來錢最好最快的辦法。這是因為菸葉特產稅很高,領導們常說的一句口號是:“黨政軍民一齊抓,一切為了三十八”,“三十八”指的就是菸葉的特產稅率為百分之三十八。有這麼大甜頭在裡邊,你要是當鄉里的一把手,不狠狠地抓菸葉種植,才是“信 ”一個。(“信 ”是我們那裡的土話,和“二蛋”一樣,意思是傻瓜。)
我們那裡,早年並沒有大面積種菸葉的習慣。七太爺在世的時候,吸的煙片兒,是那些愛吸菸的人,在一小片生荒地上種那麼一點點兒,摘下來的菸葉,曬乾了,揉碎了,就能抽了。這是生煙,不是炕煙,抽起來較“暴”,嗆喉嚨。為了增強味道,使煙味柔和一些,吸菸的癮君子們,想出了不少辦法,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往揉碎的煙片裡邊,拌少許的香油,吸起來,有一股香油味道。發旺哥說過:“吸了這號煙,放屁油褲襠。”
種菸葉(上)(2)
到了80年代,上級號召種煙,高樓鄉的領導們,才從“菸葉王國”河南省襄縣引進了種菸葉的技術。
種菸葉的主要技術是育苗、打畦兒,等菸葉上的煙筋發白了,就是成熟了,採摘下來,這個過程叫“打煙”。整架子車的青煙葉拉到火炕邊上時,菸農們把青煙葉放在一根竹竿上,用麻經子編成一綹兒,叫做“上煙”。然後,菸農把上好的煙竿一竿竿、一層層地排在火炕裡,進行烘烤,青葉子變成金黃的顏色,這個過程就是“炕煙”。
炕煙才是菸草種植中最為核心的技術。一開始,我們那裡誰也不知道怎樣種菸葉,怎樣建火炕,上級就從襄縣那邊請來煙師,指導我的鄉親們燒煙炕。經過一年的努力,炕煙的技術大家基本上掌握了,煙師們就不再來賺我們這裡的技術費了。
啥東西都不能趕浪頭。市場是個怪物,我們老百姓的土腦袋瓜子捉摸不透。那年月,有一些人養長毛兔,很賺錢,大家一窩蜂一樣,買了他們價格很貴的兔娃兒,養起了長毛兔,到了只能賣兔毛時,就不賺錢了。有人又引進了美國牛蛙、荷蘭鼠等,誰佔了先機,賺的都是昂貴的種錢,跟著聞風而上的人,最後的結局都像養長毛兔一樣。
種菸葉也是如此,開始的兩年,確實是賺錢的。第一年賺回了建炕煙樓的本錢,第二年就有了效益,菸葉種植從此在我們這裡紮下了根兒。全省到處都改種菸草,面積放大了數倍,種了幾年以後,捲菸廠的菸葉積壓了,菸草公司收購菸葉的積極性明顯降低,要不是上級硬逼他們保護農民的利益,他們不停止收購才怪。雖說沒有停止收購,但壓級壓價,群眾很有意見。你想,從育苗開始,到大田移栽,施肥、打藥,採摘、編綹兒上煙,裝炕、燒火,在炎熱的夏日裡進到二三百攝氏度高溫的火炕裡出炕,放在外邊,讓新出的焦菸葉上點潮氣,再到後來,還要分級揀選,打包出售。這一系列工序,非常繁雜,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忙了幾個月,蛻了一層皮,沒有賺到錢,白搭工夫,叫誰也不會願意再種了。
在這種情況下,不要說鄉親們想不通,連支書劉慶典他們幾個村幹部也想不通。經過副鄉長劉繼昆反覆做工作,劉慶典動了真勁兒,把已經成為馬寨小學校長的堂弟劉慶立叫來,要他們組織宣傳。劉慶立安排教師們,把各家各戶牆上原來的標語剷掉,重新寫上號召種煙的標語。劉鄉長對劉慶立說:“慶立叔,治慢病要用猛藥,你看能不能把聲勢再搞大一點?”劉慶立說:“鄉長放心,沒問題!”
果然,鄉親們看到了“###”結束以後,從來沒有見到過的場面,學校的老師們帶著學生,敲鑼打鼓,舉著彩色三角旗,到寨子各個角落###示威,高呼著口號:
熱烈響應上級號召,堅決完成種煙任務!
抵制種煙,死路一條!
看著娃娃們的舉動,聽著他們喊著嚇人的口號,寨子裡的群眾笑嘻嘻的,一點也不感到害怕,只覺得有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