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透新君召他進宮所謂何事。
‘到底是老牌勳貴啊,定力真夠穩的。’
看著張維賢坐在錦凳上,沒有流露出絲毫表情,一副寵辱不驚的模樣,朱由校心裡暗暗感慨,‘大明勳貴這一群體中,還是有一批勳貴是能倚重的,不過此事要徐徐圖之,能者重用,平者靠邊,庸者奪爵,特別是那批二五仔,必須要悉數幹掉!’
在御前服侍的王安,餘光觀察著新君,不時瞥向沉默的張維賢,他不清楚新君為何傳召張維賢。
“英國公,你對於遼事是如何看的?”
在王安思索之際,朱由校撩了撩袍袖,眼神平靜的看向張維賢,“朕昨夜御覽幾封奏疏,別的還好,唯獨對這個遼事有些疑慮,所以召英國公進宮奏對。”
遼事?
奏對?
張維賢心裡一緊,警惕立時生出。
作為大明勳貴之一,張維賢對遼事是瞭解的,不過受身份的影響,卻從沒有發表過任何言論。
從土木堡之變發生後,大明勳貴群體就漸漸退出權力中樞,此前把持著的軍權,也漸漸從五軍都督府過渡到兵部手裡,換言之,大明現有的文貴武賤之風,文官具有對軍權的指導意見,就是從這一時期逐步形成的。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制定的那套相互制約、相互制衡的統治體制,被敗家子叫門皇帝撬了根基,自此大明後繼之君,為了能制衡住文官群體,開始逐步重用內廷太監班底,這也讓明初定下的基調被逐步破壞。
“英國公是有何顧慮嗎?”
見張維賢不言,朱由校繼續道:“那要是這樣的話,朕打算讓英國公提督京營戎政,卿家豈不更加顧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