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動,口中微微唸誦,便有無量金光從天地虛空之中匯聚被接引而來,化作金sè蓮花落入功德池內。
“弟子觀世音,見過我佛!”一道白sè身影忽而出現,頭頂七sè寶蓋,一步一步行至佛前,叩首問安,而後面貌虔誠開口道。
“正法明如來不在靈山聽從釋迦牟尼調遣,而來極樂世界尋我,可有何事?”一直閉目誦經的佛陀此刻卻是停了下來,睜開雙眼,望向底下的觀世音。
“弟子惶恐。”觀世音聞言,卻是開口道:“弟子來此實有一時詢問佛祖,還請佛祖指點。”
“正法明如來,你的心動了。”阿彌陀佛望向觀音,眼中無悲無喜,開口道。
“弟子惶恐,但是我佛曾經對弟子言到,弟子會在無量壽佛入涅盤後,第二個恆河沙數等阿僧祇劫,彼國土轉名為‘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所有種種莊嚴寶物,無量無邊,是安樂世界所不能及的,弟子在菩提樹下,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為‘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觀音聞言,再次開口,神態虔誠。
“然也。”佛陀聞言,微一點頭。
“那麼弟子曾於第二個恆河沙數等阿僧祇劫,於菩提樹下成就正覺,號為‘正法明如來’。”觀音聞言繼續道。
“正是。”
“但是弟子成就正覺,化身‘正法明如來’,神通無量,觀遍三界,卻出不得西方極樂世界,我佛曾言,弟子氣運不足,不足以以如來之名入主靈山。”
“然也。”
“然弟子rì前化身馬頭明王,卻在比丘國中發現一人,若是得到那人,弟子便能真正成就如來正覺。”觀音說著,忽而有些激動,望著眼前的佛陀。
“觀世音菩薩尚缺天數,那人當在五百年後拜入你之門下,方能助你成就菩提正覺。”終於,阿彌陀佛改口道,阿彌陀佛道行無邊,心念一動,自然知曉前因後果。
“五百年……”觀音聞言,美目之中卻是閃過一絲失望,而後長嘆一句,又像是鬆了一口氣。對著高大的佛陀拜了三拜,而後直起身,一步一步走了下去。
“哎……”
隱約之中,像有一聲嘆息,整座功德池畔又恢復了一片寧靜。阿彌陀佛閉上眼睛,再次轉動經幢,有漫天金光,菩提落葉,無數金蓮旁生,降落……
卻不論觀音與阿彌陀佛作何言論,又有何算計。此刻,西牛賀洲比丘國拜月軒的一間密室當中,紅孩兒正手捧著一方墨黑sè的玉璽,面sè複雜,又欣慰又遺憾。那玉璽方圓四寸,上攜五龍交紐,旁缺一角,以黃金鑲補,下有篆文:“受命於天,並既壽永昌。”
“原來,這便是那人界至寶傳國玉璽和氏璧。”輕嘆一聲,紅孩兒卻是呆呆的望著手中的玉璽,看到在燭火的微光下,那墨黑sè的玉璽竟然閃耀出一絲翠綠的光暈。卻是想起了自家父王白rì裡所說的話語。
傳言這和氏璧最初顯化乃是在當初封神一戰,鳳鳴岐山之時。那時候,曾有一件未知名的靈寶顯化,聖人曾推算乃是一塊玉璧,但究竟為何物卻無從知曉。只因封神之時天機混亂,各教強者但凡未斬三尸者皆在劫中,斬卻三尸者又相互間牽制無法出手,只能眼睜睜看著那件寶物一閃即逝,留下一道鳳凰虛影。
封神之後,截教大敗,三教聖人皆被禁錮在三十三天上,西方二位又忙著渡化被強度去的三千紅塵客,於是便將這事給忘了。
直到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和氏璧為傳國璽,禱告封神。天機才再次顯現,那封神顯化於岐山的靈寶竟然是和氏璧。奈何此時和氏璧已然如同軒轅劍、崆峒印,夏禹九鼎一般稱為人皇聖器,代表著人族的氣運。九鼎失蹤之後,更是被當成了天子的象徵,得玉璽者得天下,並非虛言。
和氏璧本來被劉漢所得,卻又在前朝王莽篡權之時,被孝元太后摔壞了一角,後被王莽以黃金補全,但終有缺憾。後劉秀光復漢室,和氏璧失而復得,但歷經數代,終於不知所蹤。
沒想到,幾經週轉,和氏璧竟然出現在比丘國,而且恰巧救下了危急中的紅孩兒。
這也許就是天意,紅孩兒這般想著,卻是有些好奇。傳言那和氏璧本是一塊藍田玉,卻為何自家手上的和氏璧更像是墨翠?若不是自家父王道行幾近大羅,又修有上清**,恐怕也還無法辨出這玉璧的真身,還以為是一塊普通的墨玉。
想來神物自晦,便是這個道理,先天靈物多半都會自動遮掩天機,便是聖人,在沒有接近的時候也很難察覺得到,便是察覺,沒有機緣,也難以得到。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