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歡繪畫的他1978年9月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畢業後便開始在北影廠擔任美術設計的工作。1982至1992年十年間,霍建起與田壯壯、夏剛等導演合作了《九月》、《盜馬賊》、《大撒把》、《遭遇激情》等十餘部優秀的影片。和這些導演合作的過程,不僅讓霍建起在電影美術方面積累了相當豐富經驗。同時也讓原本只是對繪畫充滿興趣的他,漸漸被色彩光影交織的大銀幕所吸引。光是擺弄那些彩色佈景似乎已經滿足不了霍建起對電影的那股熱情,他有了更想做的事。
霍建起1958年1月20日出生於北京,酷愛繪畫,1976年到農村插隊落戶。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從此,繪畫成為他認識電影、理解電影,以及表達這種認識和理解的重要途徑。1982年畢業後到北京電影製片廠當美術設計。同年擔任影片《九月》和《盜馬賊》的美術設計,霍建起從學校走向生活,從單獨繪畫走向群體創作。離開學校十多年來,霍建起為《遭遇激情》、《出生入死》、《大撒把》等多部影片擔任美術設計,他工作認真,感覺好,容易合作,就某個問題往往能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霍建起的審美趣味帶有較濃厚的唯美色彩,他喜歡懷斯的畫,艾特烏托夫的小說和莫扎特的音樂。他認為電影裡一定要有漂亮的演員,漂亮的顏色和優美的音樂。1995年霍建起導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贏家》。該片講的是一個關於體育愛情和殘疾人的故事。影片輕輕抹去了以往蒙在殘疾人題材作品上沉重與辛酸,它沒有著意去寫男主人公常平從一個殘疾人到一個殘奧會冠軍的曲折歷程和他無法擺脫的心理隱痛。相反,故事一開始,常平飛奔出場,不僅超越了殘疾,也超越了健全。從這時起,常平就成了女主人公陸小楊眼裡的英雄,這一主觀視角奠定了影片浪漫輕鬆的風格,而浪漫和輕鬆並不意味著美化和粉飾生活中的痛苦與嚴峻。霍建起從常平的原型孫長亭身上學會了詮釋痛苦的語言。當噩運降臨在一個強者頭上時,他生命的旋律就更加昂揚激越,沒有了挑戰,也就無所謂“贏家”,這便是《贏家》塑造人物的基調。完整的,充滿戲劇性的故事,流暢優美的鏡頭個性鮮明的人物,生動幽默的語言——霍建起和攝製組的全體演職員為了達到這一創作目標盡了全力。影片上映後在社會上反響強烈。獲得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並且獲得第十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提名,霍建起因為該片而獲得了第十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導演處女作獎。1996年霍建起開始導演自己的第二部影片《歌手》。該片攝製組保持了《贏家》年輕組合的特點,影片具有質樸凝重的現實感,對當代青年在社會轉型期處於人生和價值兩難選擇的矛盾心態進行了認真的觸及。
剛剛45歲的霍建起,從影已有20年的歷史了。一部《那人,那山,那狗》牆內開花牆外香,使他在國內眾多不知名的導演中脫穎而出。《暖》延續了他在《那》片中所要突出的味道,悽美的情感加鄉村景緻,懷舊色彩濃厚。“我發現我有一個毛病,就是愛往‘後’看。我喜歡莫言小說中的那種遊子走回故鄉的感受,那完全是一種情調。我發現其中不僅有北方的粗獷,也有柔美細膩的東西。”
霍建起 用電影書寫喧囂中的浪漫(2)
作品列表:
1982年至1992年曾擔任電影《九月》、《盜馬賊》、《大撒把》、《遭遇激情》等片的美術設計;
1995年開始獨立拍片《贏家》,獲當年中國電影金雞導演處女作獎;
1996年拍攝影片《歌手》;
1998年拍攝影片《那山,那人,那狗》,獲1999年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和最佳男演員獎;獲1999年第二十三屆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觀眾 最喜歡的影片大獎;2000年第三十一屆印度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銀孔雀獎;獲上海影評人十佳影片獎;
1999年拍攝影片《九九豔陽天》;
2000年拍攝影片《藍色愛情》;
2001年拍攝影片《生活秀》,獲2001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
2003年拍攝影片《暖》,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金麒麟大獎。
霍建起對話錄:
時間:2005年7月
地點:北京上品行
《星庫》(以下簡稱《星》):從電影《贏家》開始,你拍攝的每部影片都能獲獎,遺憾的是票房並不盡如人意。《那山那人那狗》在國內是零複製,但在日本獲得了上億元的票房。你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