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強盛。藐視我大清,以自己保衛使館為由,集八國之兵,興兵來犯,激起義和團民眾滿腔義憤和愛國熱忱。扯起“扶清滅洋”的大旗,此時朝廷若有能力可順民心,因勢利導而驅外患以保我民。無力則不便介於其中,可任其與之鬥。列國集八國之兵與我一民間團體鬥,可謂是敗之不名,勝之不武。無論怎樣,總要貽譏於後世。縱各國史官也難以將此段歷史寫進本國史冊以傳於後世。而此時正是我大清朝廷在洋人騎虎難下之時,出面斡旋之良機。可謂是有理、有利,有節。洋人軍將來自八國,全係為利所趨。而且因其利益不同,又會因之而各懷鬼胎,甚至有所爭鬥。但其洋人之中也有知理明辨之人。定能順勢而下。而對義和團眾則需因勢利導,勸其以國家大局為重,忍一時之怨憤。自行散去以釋兵戈。對一些堅執不以國家利益為重者,雖源出愛國也決不寬貸,施之以撫剿並用之策,能撫則撫,不能撫則剿,萬萬不可恃之以敵八國。
(七十七)
義和團民雖然人多勢眾,但畢竟只是民間自發之團體。原本是這裡一團,那裡一夥,根本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縱觀其發展如此之迅速,料定其也不會有高度嚴密的組織。更不能形成統一的指揮。臣聽說義和團每臨戰時常先喝符水,而後赤膊結隊高呼“刀槍不入”一哄而上,試想,面對洋人火槍火炮,真的能刀槍不入麼?倘或不能,因其是與列強八國為敵。豈不猶如驅群羊而撲虎狼乎?再說義和團民本來自民間,社會之底層,文化素質不高,不懂政治、軍事、外交等等的鬥爭策略。自古道:“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又說人過三千,形形式式,就是說,人一多了,難免會良莠不齊,遇事時不能運籌帷幄,照顧全域性。通盤考慮,而只憑興之所至。為所欲為,各行其事,如此一來則難免給朝廷惹出更大的麻煩。臣聞昨天在永定門外,原陝西義和團現在已經被招撫為武后衛軍的董福祥部打死了日本使館的書記官。可見這些來自於社會底層的團民們全然不曉朝廷之苦衷,不講鬥爭策略,更不懂外交謀略。那日本國對我大清本是無風也要掀起浪來的。臣料此事定然不會善罷甘休。越能滅吳,貴在忍恥。眼下正是我大清君臣百姓忍恥圖強之日,豈能輕易言戰,故臣請皇太后和陛下對日好言安撫,竭力平息紛爭,萬萬不可恃團民而與八國敵。”袁昶言罷。端王載漪、莊王載勳、協辦大學士剛毅、刑部尚書趙舒翹、工部尚書啟秀等又竭力慫恿太后,借義和團之力懲洋兵以壯國威。如此這般,以光緒帝為首的主和派和以聖母皇太后為代表的主戰派議了一天,也無結果。十三日又議了一天,慈禧定下以拳滅洋的方針。旨令端王載漪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讓義和團進京。十四日載漪開啟北京正陽門和阜成門迎義和團進入北京。對義和團首領張德成、曹福田等慰勉有加並給予鑑賞。
八國公使及八國軍隊之統帥聞聽清政府迎義和團進入北京,遂在一起商議對策,八國軍隊之統帥,俄國的基利傑勃特,英國的普魯斯,法國的庫爾諾爾,德國的本德曼,日本的永峰,義大利的卡澤拉,奧地利的科諾維茨出於其本國及自身利益,一心想把事情鬧大。議定:一面各自電告本國政府,稱北京事態日趨嚴重,必須加派部隊登陸並對進軍北京作出一切安排。一面聯名簽字,向中國政府發出通牒。美國海軍上將懇布夫託詞“未接本國政府通知和授意,我不能在此通牒上簽字。”六月十六日晚十時俄國海軍艦隊副司令海爾佈德郎率領英國翻譯官二人至天津鎮守使總兵羅榮光處對羅榮光言道:“拳民焚燬教堂,中國政府並不實力剿辦,且在海上安放魚雷,顯繫有與各國為難之意。再說中國軍隊守衛大沽口於我各國代平匪亂一事實屬不便。現在俄、英、法、德、日、意、奧七國商定,限於十七日晨兩點之前,中國軍隊撤出大沽口,讓出大沽口炮臺,以便七國屯兵並疏通天津至京城道路。”說完將陳兵於大沽口外的七國軍隊之統帥的簽字通牒放下,又惡狠狠的放下一句:“否則,即開炮轟擊。”羅榮光面對七國通牒,嚴詞詰責道:“各國軍將既然是恃強凌弱之輩,中國軍隊也非貪生怕死之徒。我等當迎戰之。”俄將海爾佈德郎走後,羅榮光立即派人向北洋海軍統帥葉祖珪報告,並請求下達指令和準備支援。一面下令各守將進入各自職守地域,準備戰事。
(七十八)
大沽口是海口重地,天津的屏障,面臨渤海,背靠鐵路,海河經此入海,是海上通往天津的必經之路,軍事地位極為重要。清政府在此設有炮臺,並有大口徑的重炮,還有一艘巡洋艦和四艘魚雷艇,共有三千人在此防守。在列強中,俄國海軍一心想盡快提高其在聯軍中的地位,以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