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虎(1)
英德連太鄉山區,周圍是聳入雲天的峻嶺,陡峭崢嶸,藤蘿緾道,像古老的城堡,擋住了天,遮住了地。
險峻的山嶺,猖獗的匪患。雲遮霧障中發出狂妄的叫囂:“你有千軍萬馬,我有千山萬嶺!”
北江軍分割槽的剿匪勇士們以鋼槍作出回應:“匪有鑽山術,我有斬妖劍!”
苦竹坑之戰,血腥,慘烈……
三次手榴彈的爆炸聲,使惡魔們的怪叫歸於死寂。
1。“匪有鑽山術,我有斬妖劍!”
英德縣連太鄉地處英德、清遠、佛岡三縣交界,周圍是聳入雲天的峻嶺,陡峭崢嶸,藤蘿緾道,像古老的城堡,擋住了天,遮住了地。
由於這裡地勢十分險要,匪患又相當嚴重,人們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幾股土匪時而分散,時而糾合。他們多次襲擊英、清、佛三縣邊界的地方政府,搶劫來往滃江的商船,破壞粵漢鐵路交通。更為惡毒的是,他們用開胸剖腹等慘無人道的手段,殺害地方政府幹部八人,以此恫嚇群眾,破壞農村的退租退押運動。
近幾個月來,經野戰軍大部隊三次進剿,這幾股土匪被打得七零八落,風吹雲散,只剩下“粵桂###救國自衛軍北江縱隊第八支隊”團長鄧德明和“廣東民眾###救國軍北江第三支隊”政治部主任鄧飛龍等少數匪首和土匪骨幹。
他們憑藉著山高林密的隱蔽和熟悉周圍的地形,繼續在英德縣連太山地區一帶的大山裡流竄作惡。
1951年1月。
北江軍分割槽偵察連進駐連太鄉,負責清剿這一地區的殘匪。但由於偵察連所負責的地區範圍廣,對進入深山的土匪鞭長莫及,難以一一剷除。
土匪們逃入深山老林後,以為大軍難奈他何,更加有恃無恐,狂妄地叫囂:“大軍有什麼本事,你有千軍萬馬,我有千山萬嶺。在這裡大炮也不如燒火棍。”
在這遠離城市的窮鄉僻壤,土匪的長年血腥鎮壓和百般恫嚇,使不少群眾不敢與剿匪部隊接近,更不用說為剿匪部隊通風報信了。
很顯然,地頭蛇不除,群眾有顧慮難以發動;而不發動群眾,又難以除掉地頭蛇。為此,北江軍分割槽決定:加強連太地區的剿匪力量。
5月上旬,北江軍分割槽派出十團二連、炮連、四連來到連太地區與偵察連一道駐剿。
為統一指揮,加強領導,上級把先後來到連太鄉的四個連隊組成一個加強營,由十團副團長塗守成、營長牟延中和教導員馬尚組成臨時指揮部。加強營就設在下太鄉鄧屋的祠堂裡,由老紅軍出身的塗副團長坐鎮營部,親臨指揮。
臨時指揮部成立後,立即召開了連級幹部會議,研究了當前的土匪情況和各連的具體分工。接著,各連按分工進駐連太鄉各村。首先從提高群眾階級覺悟入手,把對地主惡霸的仇恨化為對土匪特務的仇恨;經過大力開展宣傳發動工作,群眾的顧慮逐漸打消了,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些害怕接近部隊的群眾主動地為部隊提供情報,協助部隊剿匪,就連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和七八歲的孩子也積極投入到剿匪鬥爭的行列中。
與此同時,各村農會加強對土匪家屬的管理和控制,不給他們接近土匪或把糧食給土匪的機會;各村民兵在夜晚對村內村外各主要路口和種有番薯、玉米、芋頭的田邊地頭設卡埋伏,使殘匪們無法回村或在野外找到食物。
於是,缺糧就成為殘匪的致命之處。
他們要生存就要冒險下山覓食,其結果是“老虎借豬”———有去無回!
指戰員們樂觀地說:“匪有鑽山術,我有斬妖劍!”
2。 農婦報匪情
1951年5月中旬,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
在臨時指揮部和鄉政府的統一佈置下,各村民兵、群眾幾千人在部隊帶領下,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搜山行動。
人們都上山了,村裡只留下少數後勤人員看守。
四連連部駐地在上太村,只有通訊員小張和炊事員老黃在家。
書包 網 87book。com 想看書來
18。加強營深山屠惡虎(2)
這時,一聲疾呼傳進小張和老黃的耳朵裡:“大軍同志,快,有情況!”只見一個約50多歲的阿婆挑著一擔空水桶,一溜小跑地來到連部駐地,還未喘上一口氣,就急著說,“剛才我去澆菜,看見一把剛摘下來的苦脈菜放在田埂上,可能是土匪摘的,那地方只有我一家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