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旱鴨子”練成“海上蛟龍”
1950年1月,我人民解放軍第十五兵團兼廣東軍區下達命令:第四十一軍準備渡海作戰,解放南澳,消滅吳超駿匪部,確保南大門的安全。
1月上旬,四十一軍奉中南軍區命令由桂入粵,於中下旬到達指定位置,軍部駐惠陽,一二一師駐潮汕地區,一二二師駐西江地區,一二三師駐東江地區,分別擔負駐守地區的剿匪任務。
接受攻打南澳的命令之後,軍首長決定由一二一師具體執行,並與中共潮汕地委、專署,以及潮汕軍分割槽共同商量部署,就渡海作戰的船隻、船工、氣象、後勤支援,以及解放後南澳縣領導班子的組建等問題,一一作了安排。
一二一師官兵為了完成這一光榮任務,緊急投入了艱苦的海上作戰訓練。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自北方,不習水性,有的還未見過大海,是名副其實的“旱鴨子”。
要讓“旱鴨子”下海,並非易事。一開始,很多人暈船、嘔吐,吃不下飯,但人民軍隊的英雄氣概,鼓舞著每個人不畏艱險,不懼海浪,一往無前。
經過近一個月的海上大練兵,終於使大部分官兵初習水性,有的人還成了名副其實的水手。
“旱鴨子”終於成了“海上蛟龍”。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渡海作戰工作即將就緒。
四十一軍副軍長李福澤來到了前線,與師團領導幹部一起,研究作戰部署。
9。將紅旗插上南澳島(2)
一二一師參謀長韓復東就南澳島的地形、匪兵力佈置等情況向軍首長作了彙報:
南澳島長30公里,南北寬,西部為公里,東部為10多公里,面積為170平方公里,山地佔70%。
環島周圍可靠岸和停泊船隻的港灣較多,北岸從長山尾至西閣後一帶,就有11處不受潮水漲落影響的登陸點。
在南澳島與粵東大陸之間,還有三個小島,可以停靠船隻和安置火器,是南澳後江的咽喉。
匪首吳超駿的司令部設在縣城隆澳,其防禦重點是西起長山尾,東至走馬鋪、青澳一線的北岸。
匪第一團守備在中部地區,第二團在東線,兩個警衛營在西線,島之南部防線較弱,僅有保安隊百餘人防守。南澳距福建東山島20海里,國民黨第十七軍殘部駐在該島,需防來援。
軍、師首長經對南澳島匪情、地形、氣象等諸因素的分析之後,確定採取寬正面、多路突破、分頭登陸、集中作戰的辦法,殲滅南澳之匪。並要求登陸後,首先控制要點,鞏固灘頭陣地,奪取側翼,清除匪徒火力點,然後分路向攻擊目標前進,向縱深發展。
參加作戰的主攻部隊由步兵第三六二團、三六三團、潮汕軍分割槽第一團一營,以及一二一師山炮營組成。步兵第三六一團為第二梯隊。
具體部署是:
三六三團攻取南澳島西部。以一個營在下田鞍登陸後向隆澳鎮發起攻擊,奪取南澳縣城,迅速摧毀吳超駿的敵指揮所,並控制其南岸渡口,阻止匪徒向外海逃跑;以一個營的兵力從小猴澳峰子洞登陸,向西發展,肅清西半島的匪徒,並控制要點,防止匪部的零星船隻逃竄。以一個連配備三艘汽艇及八二炮等重武器,到達南岸之前江一帶巡邏警戒,以保證主攻部隊右翼的安全。另一個連以同樣的裝備,警戒左翼之安全。
三六二團攻取南澳東部。從白牛至羊口一帶登陸後,奪取深澳、雲澳、青澳三個要點,肅清島上東部地區的匪徒。另以兩個連配備汽艇、八二炮等重武器,分頭巡邏於左右兩翼,以策安全。
三六一團待主攻部隊啟渡以後,立即進入海山島,作為總預備隊。
師山炮營陣地設在南澳島至粵東大陸之間的案嶼、鳳嶼兩個小島上。此處匪徒沒有設防,炮兵佔領後可以轟擊敵人的灘頭陣地,掩護部隊登陸,也可以轟擊可能出現的國民黨軍艦、汽艇,保證登陸作戰的安全。
部署之後,部隊和參戰的船工分別進行了臨戰動員。
軍師首長在動員會上強調樹立敢打必勝的信念。師參謀長韓復東說:“我們一二一師有著敢打硬仗的光榮傳統。這次渡海作戰,就要以一往無前、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以最快的速度佔領灘頭陣地,搶奪要點,消滅南澳島上盤踞的匪徒!”
指戰員們舉起拳頭,宣誓的聲音如海潮拍岸,動人心魄:“解放南澳,肅清殘匪,慶賀春節!”
3。 一聲號令,千帆競發
萬事齊備,只待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