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有發現韋勤之的蛛絲馬跡。
原來詭計多端的韋勤之,在馬頭山上看到從區政府府走出一隊人馬,經過田心向馬頭山直撲而來,就知道自己凶多吉少,便心生詭計。他沿著一條長滿青草的水圳摸出包圍圈,逃到班管村屋背的龍繩山頂躲藏起來了。
19。粵北剿匪故事多(10)
過不了多久,他知道馬頭山離村莊比較近,容易被人發現,便於當晚逃到小三江與上帥交界的大山上隱蔽,待時機成熟後,再捲土重來。
1951年6月25日,鹿鳴鄉農民朱達連到區人民政府報告,說他到小三江與上帥交界的馬架山斬蘿藤,在一個石洞裡發現有衣服、小刀、小飯鍋等雜物,鍋灶裡的火灰尚有餘溫。
區領導和駐小三江的剿匪部隊領導立即開會。大家認為,住在石洞裡的人,十有###是土匪頭子韋勤之,決定立即組織駐軍和民兵前往馬架山圍捕。當晚10點鐘,大軍和民兵在山民的引領下,經過濟村抄近路進入鹿鳴。
月影朦朧,漆黑一片。
部隊打頭,民兵在後,摸黑在崎嶇的山路上急行軍。
黎明前,剿匪隊伍趕到了馬架山,行至距石洞約三四十米遠的地方,部隊和民兵立即兵分兩路包抄過去,將石洞緊緊包圍起來。接著,由區政府工作人員和駐軍組成了一個八人突擊組,由副連長蔣旭明率領向洞口匍匐前進。
這時,已是下半夜4時半,月亮由朦朧變得清晰,銀輝灑向山野。突擊組端著槍正要接近石洞時,忽然發現有個人影從石洞裡閃了出來。從身影看這個人身材高大,蔣副連長推斷此人極可能就是韋匪。
蔣副連長便立即示意突擊組成員在石洞右側潛伏好,沒有命令不準開槍。這時,高大身影在朦朧月色中朝著蔣旭明的方向越走越近,到了小溪邊就蹲下身子取水淘米。
砰的一聲槍響,打破了午夜的沉靜。高大影子把手中的銅鍋扔在地上,從腰間拔出了一支駁殼槍。他就是悍匪韋勤之!
說時遲,那時快,蔣旭明從地上一躍而起,迅猛地撲過去揪住韋的後衣領,繼而以右膝蓋猛的往他的腰部撞去,將韋勤之按倒在地上。
然而,韋勤之畢竟是懂得拳術的人,在他倒下的一瞬間,立即以強有力的左右肘向後撞擊,蔣旭明也很機智,一閃身迅即用手槍猛擊韋的太陽|穴,使他當即昏倒在地。
在大石上方潛伏的幾個戰士和民兵順著山勢衝了下來,幾個人通力合作,三下五除二地把癱倒在地上的韋匪捆綁了起來。
粵北山區的夏夜,月涼如水,蟲鳴唧唧,一個守山的老漢耐不住大山的沉寂,唱起了古老的情歌……
6。 夜捕空投特務
1952年暮春的深夜。地處粵北山區的翁源縣五區禮筍鄉筍洞村的人們已沉入夢鄉,只是在村農會主席廖福星的堂屋裡透出一縷桐油燈的暗淡燈光,在漆黑的夜色中顯得格外明亮。
這晚,廖福星、區鄉土改工作隊同志及村幹部等人,因年前許多群眾交了“過頭糧”,影響到今春的生產、生計,他們正認真地計算退糧數目。
突然,他們隱約聽到了飛機的引擎聲,漸漸的聲音越來越大……
不對,這夜深人靜的時候,怎麼會來了飛機?難道哪裡出事了?工作隊和農會幹部急忙跑出屋外瞭望,只見一架飛機越飛越近,越飛越低,竟在鄰村吳屋村背後山上作300米的低空盤旋約五分鐘之久,接著仍下三個大黑包,然後高飛離去……
“可能是敵機空降匪特!”工作隊的同志見識廣,大聲地對大夥說。說話間,只見山上一把手電筒一閃一閃的,像春天墓地裡的鬼火,怪嚇人的。
工作隊長馬上派人出村報告,並通知村民兵隊長廖國春,召集民兵出動圍捕。不到半個小時,16名民兵和工作隊員、村幹部端著步槍、扛著勾鐮、鐵鍬分三面將吳屋山監視起來。
廖福星和廖國春即奔往魯溪鄉政府報告情況,並用電話報告五區政府。
鄉政府馬上派出36名民兵前往增援,包圍吳屋山。但因天太黑,山高林密,怕特務分子打黑槍,民兵們沒有采取搜山行動。
第二天清晨,天剛矇矇亮,搜山行動開始了。
在吳屋山上,筍洞村民兵搜出敵特分子的降落傘3具和物資1包;魯溪鄉民兵也搜出被掩蔽好的手提機槍4支,子彈1200發,鞋10雙,罐頭100餘個,白米30多公斤。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19。粵北剿匪故事多(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