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定某幾天,糧店的上級單位就會把糧票發放到糧店內,糧店再發給居民。每逢週末或月底,糧店門前總要排起長長的隊伍,居民家中有小孩的,往往打發孩子前來排隊。快排到時,大人再拎著面袋趕來。他們總要小心翼翼地觀察秤桿的準星,生怕遇到缺斤短兩。買到糧後。再小心翼翼地紮緊口袋離去。
而當時糧店職工的受重視程度也絲毫不亞於現在銀行裡的工作人員。他們在居民買糧時,首先要求對方出示糧食供應證來“驗明正身”。糧票回收後,工作人員會把糧票貼在報紙上,攢滿一張報紙後,再刷上一種特殊的紫色塗料,防止被人重複使用。在南方一些地區,糧票被人們視為生命票。當時下發各區縣的糧票都有專門的運票車運送,還有武警押運,回收的糧票也有專人清點,每半年送到造紙廠銷燬一次,負責監督銷燬的人要看著所有糧票打成紙漿才能離去。糧票享有的待遇簡直和鈔票一樣了。
直到1984年。才開始逐步取消一切票證,所有商品敞開供應,這裡面最先實行的城市就是特區深圳,據說深圳剛要實行這個政策的時候,老百姓都跑到糧站連夜排隊購買糧油,就是因為擔心好幾十年的憑票買糧的習慣一旦被打破,會不會出現沒有糧食可以買,大家又要餓肚子的情況。
當時實行這種政策也是迫不得已的,因為在1953年全國農產品需求迅速增長而供給卻相對不足,農產品成為了稀缺資源,甚至一度引發了糧食危機,如果當時不採取果斷措施,那麼糧食市場必將出現嚴重混亂的局面,結果必然是導致物價全面波動,這種情況不利於國家和人民,只利於富農和投機商人。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次由於糧食危機而導致的政權危機,而中國政府即便是經歷了“大躍進”和“文化活動”這樣的災難,也沒有出現更嚴重的局面,應該說是與這座統購統銷制度發揮的積極作用是密切相關的。
很快,一個星期的訪華活動就結束了,唐寧也不得不隨團離開了中國,在離開中國的最後一天,中美雙方在上海發表了《聯合公報》。聯合公報在闡明雙方對重大國際問題的各自看法和立場、承認中美兩國的社會制度和對外政策有著本質區別後,強調指出雙方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雙方鄭重宣告:中美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的,雙方都希望減少國際軍事衝突的危險;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洲——太平洋地區謀求霸權,每一方都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任何一方都不準備代表任何第三方進行談判,也不準備同對方達成針對其他國家的協議或諒解。雙方還認為,大國相互勾結反對其他國家或在世界上劃分利益範圍都是違背世界各國人民利益的。
聯合公報發表不但意味著中美打破堅冰,重建彼此關係,啟發了國際政治中意識形態體系的更新,推動了世界和平與經濟流通,還引發了其他的一系列反應,其中最顯眼的就是中日邦交的正常化。(未完待續。)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中日建交
基辛格的秘密訪華在當時絕對是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件,可是對於日本政府、尤其是當時的日本首相佐藤榮作來說,那就絕不僅僅是震驚了,那簡直就是“晴天霹靂”!他從沒想過有朝一日尼克松會把日本撇在一邊,跑去跟中國合作。
緊接著尼克松的公開訪華更是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日本政界一批有識之士以此為契機,強烈要求日本政府徐蘇開展自主和平外交,改善中日關係。結果,因為在中國問題上一籌莫展的佐藤榮作在一片反對聲中,被迫辭去首相職務,取而代之的是田中角榮。
在田中的第一次內閣會議上,田中就公開宣佈“要加快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邦交正常化的步伐”。他還表示:“充分理解”中國政府一貫主張的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原則,即: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二、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三、日臺條約是非法的、無效的。大平正芳外相說得更加明確:為實現邦交正常化,首相或外相有必要在某個時期訪華。
為加速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步伐,周總理作了一系列安排。10日,周恩來派中日友協副秘書長孫平化率上海舞劇院到東京訪問演出,並指示孫抓住時機,爭取向田中首相當面轉達他的邀請:“只要田中首相能到北京當面談,一切問題都好商量。”7月16日,周總理在會見日本社會黨前委員長佐佐木更三時又表示:“如果日本現任首相、外相或其他大臣來談恢復邦交問題,北京機場準備向他們開放,歡迎田中本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