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端都呈尖形或覆缽形式,而這座石塔的頂層,卻是一個荷葉形的巨大缽碗。
由於這座寶塔年久失修,由基層到塔頂的梁板木梯,早巳腐朽無遺,僅在石壁上遺留了一些安梁的石窟痕跡。
前來的遊人,當然希望登高一望,但沒有塔梯,也只能望塔興嘆而已。
但是,武林中的俠土豪傑就不同了,他們身具武功,個個能縱高攀升,看了石塔的形狀式奇特,俱都有意上去一探究竟。
當然,他們上去的目的,絕不是單純的登高一覽綺麗之景,而真正的目的還是察看一下石塔裡有什麼奇妙之處,塔頂的巨缽大街碗裡,到底有什麼東西。
人們對奇特或不相同的東西或事物,總愛好奇的胡亂揣測一番,它為什麼要如此?它為什麼要這樣?
但是,武林中的人,他們的揣測就大大的不同了,他們滿腦子裡想的都是奇珍異寶和神兵秘笈。
在多少年前就有武林人物攀登過石塔,但他們都因雖達到頂層,卻因為無法進入凸出塔外的荷形巨碗而功敗垂成。
最後,他們終於想通了,左右兩邊的福壽峰,都比石塔高,何不登上福壽峰頂看一看個究竟。
那些武林豪傑們,紛紛登上峰頂察看,結果是人人大失所望。
因為他們看到的,除了一個直徑近兩丈的荷形巨碗外,裡面空無一物,如果說有東西,也僅是多年來積在巨碗中的一些細沙或峰上飄下的落葉。
之後,有人在遊山時,突遇滂沱大雨,由於雨水傾盆,不久將塔頂的巨碗注滿,雨水運由四周荷葉形的凹口處傾瀉下來。
數十道水注由塔頂上傾瀉下來,有如數十道的急劇的瀑布,不但景象奇觀,而且發出了各種不同音響的水嘯,加之瀉在十丈以下的塔基上,飛珠濺玉,有如天音,悅耳怡神,無不歎為觀止。
塔水下瀉,經過兩峰鞍部上的奇花異草,然後流進數十丈外的一片澄清小湖中。
經過發現的人一宣傳,人們這才明白了,當年建造這座石塔人的匠心和妙用。
至此之後,每逢天將大雨,便有人攜著雨具先行登山,以便大雨傾盆時,觀看塔頂瀉水的天音和奇景。
正因為有了這一發現,再沒有人去揣測福壽山的石塔上有什麼寶物了,也再沒有武林豪傑捨生忘死,想盡辦法,企圖進入塔頂的巨碗中了。
平靜了不少年的福壽山,近幾天的情形又不同了。
山下的小村大鎮上,竟陸陸續續的來了數十批佩刀背劍,而身穿勁衣疾服的武林人物。
其中有僧人,有道士,也有手持拂塵項掛念珠的老尼姑,連蓬頭垢面的花子們也多了四五倍。
更令人注意的是,那些俏麗的背劍少女,和風韻猶存的中年美婦,她們不但帶了僕婦侍女,似乎還有打手武師。
這些武林男女人物中,也有幾位是白髮蒼蒼的老婆婆。每人手裡都有一根不同形狀顏色的手柺杖,個個目光炯炯,顯然都有著極深厚的內功根基。
大鎮小村上的客棧早告客滿,有些人只好蹲宿在民房的屋簷下,至於一兩間小廟破祠堂那原本就是當地大小花子們的家。
原本沒有什麼生意的酒樓飯館小客棧,這時也跟著忙碌興隆起來了。
雖然財源滾滾,但酒保店夥掌櫃的,在心花怒放之餘,卻也不擴音心吊膽,千萬別讓這些大英雄們碰上了對頭仇家。
雖然來了數十批男女老少武林人物,但他們所得到的傳說訊息也是人言人殊,沒有哪一個人敢肯定的說他的訊息是最正確的。
因為,據他們所得到的訊息是,正主兒還沒來,只有正主兒來了,才知道福壽山中到底有什麼寶,到底是怎麼回事?
有關福壽山中有寶的事情傳起來,還是最近幾天的事,紛紛趕來的人物雖然不少;但仍以看熱鬧的人居多。
當許多天前“七妖”“八怪”重現江湖時,便有人揣測平靜多年的武林,可能又要掀起一場風波事端了。
之後,又有人發現“九頭梟”竟和“七妖”“八怪”同時出現瑞湘縣的北關大街客棧裡頭,敏感的武林豪俠門,更覺得事不簡單。
但是,自那次出現後,三人又同時的失去了蹤跡,又引起人們一片的猜疑。
不兩天,便由寫幫的小花子中傳出了訊息,發現了瑞湘縣的山區裡,不但有斷軸的馬車還有更多的血漬。
人們都斷定,這件事和“七妖”“八怪”“九頭梟”的出現和失蹤,有著密密切切地關係。
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