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絲毫再不隱藏什麼,一股撲面的靈壓撲面而來。林易但看這年長這人,修為和自己差不多,也是煉己築基大成的境界,那弱冠青年和葛洪修為差不多,大概是煉己築基小成的境界。
“看道友的修為不是劍術,氣息更是和五大劍仙世家或其附屬宗派格格不入,看來道友和我等同類,皆是散修!”那弱冠青年也開口道。看其外表不凡,一身書卷氣息,若不是剛剛顯露出的修真者氣息,只怕還以為是某個官宦世家貴族公子。但其開口卻是十分平易近人,年齡比林易也大不了幾歲,林易頓時就對其產生好感。
“不錯,在下林易,也為散修,這位少年郎姓葛名洪,字稚川。”林易也主動示好,介紹自己道。這兩人竟然是非敵,又是非五大仙劍世家弟子的散修,林易自是極力想拉攏他們二人。
“二位原來就是鼎鼎大名的林少俠和小神醫葛少俠,兩位少俠在長安城郊除了那殭屍精旱魃,為關中百姓祛瘟去旱,中原九州修真界中已是人人皆知,真是為我們散修長了臉面!”這兩人一聽林易二人姓名,真是如雷貫耳,連忙恭賀道。
“哪裡,哪裡,那旱魃修為早已到了煉精化氣之境界,若非鄭前輩一己之力,我們二人只怕早已隕落……”林易連忙道。又經過片刻後的交流後,林易也終於明白了這二人的姓名和來歷。
這年長者叫許遜,字敬之,祖籍汝南(今河南許昌),其父許肅於東漢末年率家避戰亂遷居南昌。後遂出生於此,鄉舉孝廉,於晉太康元年(280)出任旌陽令,人稱許旌陽。弱冠青年叫郭璞,字景純,河東聞喜縣人(今山西省聞喜縣),為建平太守郭瑗之子。林易心中真是大吃一驚,這兩人的來頭太大,雖然可能在修真界默默無名,可是社稷黎民中大名卻是如雷貫耳,一位是被後世評為道家四大天師之一,一位更是中國風水學的鼻祖。
第七十四章 論梁山風水 辨龍脈聖地
這兩人本是紅塵俗世中人,郭璞是官吏之後,許遜更曾食朝廷俸祿,卻如何也走上修真之路,這其中自有一番奇遇。
許遜少以射獵為業,一日入山射鹿,鹿胎墮地,母鹿舔其崽而死。許遜愴然感悟,折弩而歸,銳意神仙之道。弱冠之年,博通經史,明天文、地理,歷律、五行、讖緯之書,更喜歡神仙修煉之事。每以異聞,則以為喜,負步請問,不憚險遠。一日於揚子江中運一蛟龍,和其搏殺數天,口嗜其血,被蛟龍之血洗髓伐毛,在此機緣下步入修真大道。
郭璞自小好經術,博學有高才,善詩文,詞賦為中興之冠。更喜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算曆。郭璞的家鄉有位長者,客居河東,精於卜筮,郭璞拜之為師,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術,通致無方,雖京房、管輅不能過也。豈不知,諸子百家皆為修行,郭璞機緣巧合之下開啟靈智步入修真之道。
這兩人年齡相差雖近半百,卻是忘年交,相約同遊天下,求仙問道。無奈有其心,卻無其門檻。許遜是由於年齡太大,40多歲才踏入修真之路,早已過了學道的黃金年齡,因此那些五大仙劍世家為首的修真大派自是不會收下這樣資質的弟子;而郭璞雖然正當少年,無奈其所學皆為卜筮之術,毫無前景可言,因此那些名門大派,更不會在這樣的弟子上浪費修真資源。
求仙無門,兩人憤憤不平,遂決定成立散仙聯盟,獨立山頭。只是無道術修煉,無名師指點,更無修仙資源。這關中之地是華夏文明搖籃之一,傳說有不少上古修真遺址,兩人決定雲遊至此撞撞仙緣。剛到此地之時,郭璞早已被這梁山風水絕佳之地所吸引,想不到竟然被人捷足先登,籌備了數日,這才決定一探虛實。
“這梁山到底有何不同之處!”林易十分好奇問道。兩人竟然和盤托出,林易自然也不會隱瞞他如何機緣巧合偶入修真之路的故事,更不會隱瞞自己的身份。鄭隱的占卜之術他早已見識過,若單論此道,郭璞不在其之下,只怕未露面之前,他早已卜筮出林易的身份。不過他並不是那真正的司馬遹這件事太過詭異,他自然忽略過去。
“殿下,請看!”郭璞伸出手臂指著北峰道。許、郭二人雖算是修道之人,卻並未完全出塵,和那鄭隱這樣真正的隱士不一樣,因此和世俗人一樣,以“殿下”敬稱。
林易順著那郭璞的方向,果然看見那北峰之上竟然隱隱約約有層微弱的白霧色光芒,如同一個光罩隔絕了那北峰與外界的聯絡。這真是神奇,若無郭璞指點,林易無論如何也不會發現這其中的玄機。
“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山管人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