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之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公啊,昨日我夢到自己為烈祖皇帝蓋被,您說這是什麼預兆呢?” 昭陽殿內,郭太后一臉困惑的詢問道。 而坐在他面前的,是一個極為面善的老者。 老者看起來極為慈祥,臉上總是帶著一絲淺笑,眼神清澈,任何人都對他生不出惡意來,此刻,他畢恭畢敬的側坐在郭太后的身邊,認真的聽著郭太后的詢問。 “烈祖皇帝駕崩之後,太后費心與國事,叮囑新君,託付賢臣,為烈祖皇帝之大業而操勞,這就是夢中的預示了吧。” “王公啊,您的名望是天下人都知道的,有些事情,我也只能詢問於您了。” 郭太后有些悲傷的說道:“當初陛下將齊王託付給我,讓我好好教導,可是因為我的才能不足,使齊王這般無道,惡事做盡,無法繼承烈祖的偉業。” “我不得已下令,罷免了他的皇帝位,將他驅趕到封地去。” “可是,烈祖皇帝本是沒有孩子的,當初過繼齊王,就是想讓他能繼承烈祖的衣缽,能繼承他的偉業,不忘記對烈祖的祭祀,供奉他的廟宇。” “齊王沒有這樣的德行,不足以做到這些。” “烈祖皇帝有九個弟弟,其中有一個早夭,有六個早早逝世,大多都沒有留下子嗣,唯獨東海定王,有諸多子嗣。” “東海定王,年少而聰慧,深受高祖皇帝的寵愛,後來烈祖皇帝登基,對他也是格外厚愛,給與他最多的賞賜,破例讓他前來洛陽,拉著他的手,告訴我:此朕手足也!” “定王的兒子曹髦,繼承了他父親的相貌和品德,在定王逝世之後,他自願的離開了自己的封地,不願意享樂,為定王守孝兩年。” “他將烈祖皇帝看作自己的父親,將我當作自己的母親。” “常常寫書信來詢問我的情況,每日都要朝著烈祖的陵墓行禮拜見。” “他為人謙讓,在朝中賢人準備擁立他為皇帝時,他怕自己才能不足,會辜負我的期待,屢次拒絕,甚至想要自裁,好在被防輔令及時阻攔。” “如今烈祖皇帝的廟宇沒有人來祭祀,他的偉業無人繼承。” “我想收養高貴鄉公曹髦作為烈祖皇帝的孩子,讓他嗣烈祖皇帝,成為名正言順的儲君,不知王公以為如何呢?” 郭太后說完,便死死盯著面前老者的臉。 老者沒有半點的詫異,從始至終都是那張笑呵呵的臉。 老者喚作王祥。 臥冰求鯉的故事裡的主角! 他因為對後母極為孝順的緣故,年少成名,是眾人皆知的大孝子,後來,他多次拒絕了廟堂的徵辟,名聲大噪。 在此刻,他的清名甚至要壓王肅一頭。 畢竟謙讓和孝順是當今最為重視的話題。 他也趁此成為了此刻計程車林道德領袖。 當然,他本身也是很有能力的,治理政務的能力很不錯,在被徵辟之後,仕途高歌猛進,如今已經做到了大司農的位置上。 王祥參與了郭太后和司馬師的“候選人戰爭”,並且投了曹髦很重要的一票,確定了曹髦的位置。 作為報答,郭太后也決定在皇帝繼位之後,冊封這位“定策有功”的王祥為光祿勳。 而司馬師也非常的重視這位道德標杆。 司馬家很需要這位道德領袖的支援,需要道德領袖在以後為他們作證,司馬家並非是無德篡位,而是順應天命。 王祥的人脈很強大,跟諸多大族都是好友,面對任何突發情況,都完全不慌。 在郭太后開口之後,王祥微笑著點起了頭。 “太后想的甚是周道,可以這麼做。” 漢末魏晉時期,沒有孩子的收養兄弟家的孩子是非常普遍的行為,曹叡,司馬師都是如此。 郭太后長嘆了一聲,說道:“我只是個婦道人家,本不該參與廟堂的大事,況且已經有了齊王的先例,就怕朝中群賢反對啊。” 王祥此刻也有些疑惑,他並不知道太后為什麼如此急切的想給曹髦造勢,讓他變成正統。 難道是司馬師那邊反悔了? 不可能啊,他跟他阿父還不太一樣,不是個輕易出爾反爾的人。 他試探性的說道:“太后,群臣既然都同意擁立高貴鄉公,那也不會反對讓他繼嗣,他本來就是繼承烈祖皇帝的衣缽,群臣怎麼會反對呢?” 太后無奈的說道:“我聽聞朝中有人詆譭高貴鄉公,想要擁立他人為皇帝。” 王祥頓時瞭然。 這是擔心司馬師反悔,所以想敲定這件事,不想再生起變故? 王祥笑了起來,擁立的事情,不只是郭氏和司馬氏的事情,也包括了他們這些人的參與。 大家一同確定好的事情,可不是司馬家能隨意更變的。 這定是曹髦多次拒絕後,郭氏擔心司馬家再提彭城王,所以鐵了心的要蓋棺定論。 終究是婦道人家啊,這點耐心都沒有。 “太后多慮了,擁立皇帝乃是天下大事,斷然沒有輕易更變的道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