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秘法,居然毫不受影響,時間過去了五百年,誰知道是真是假。”隨便喝了一口茶,吃了一塊糕點,眼睛之中露出了對往事的追憶,好像又回到洞天之中,柳致知見此,知道他應該想起了他的爺爺。
“你來京城,可曾到故宮一遊?”柳致知轉移了話題,他想得到的資訊已經得到,至於陰奼門,已在歷史是消亡,柳致知也沒有必要來追究什麼,見隨便開始沉思,便轉移一個輕鬆的話題。
“故宮?當然去了,不過皇城之中,有一種地脈大陣,差點將我壓制得死死的,想不到,世間居然的此地方,對普通人沒有影響,對修者卻兇險無比。”隨便想起那股氣勢,不由得變色。
“你在世間遵守世間的規則,有什麼人會無緣無故的傷害你,你這次到京城,我看你今天行色匆匆,準備到什麼地方?”柳致知又問到。
“我本來準備去手串市場,想看一下手串,如果運氣好,能找到幾串念珠,可以倒賣一下,怎麼樣,跟我去見識一下?”隨便一提到賺錢,馬上就來勁了。
柳致知笑著說:“反正我也是在遊歷,就跟你去見識一下。”
念珠分為掛珠、持珠及念珠,念珠不過是通稱,本為佛教的法器,用來在誦經時記數,但現在並不侷限於宗教目的,早已深入世俗間的人心之中,像清代的朝珠,就已脫離了宗教的意義,持珠又稱為手串,不過廣義的手串即指念珠。
一串標準的手串應該包括有母珠、子珠、隔珠(又稱作“數取”)、弟子珠(又稱作“記子”),記子留,絡繩和一些飾物組成。
母珠俗稱“三通”或“佛頭”。通常只有一顆,但亦有兩顆的,用以將不同數目的子珠歸結於一處,同時還可以起到連線弟子珠、記子留和一些飾物或流蘇的作用。
隔珠。又稱作 “間隔珠”或“數取”。多用來將子珠平均分隔開。一般來講,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數量可採用一顆至三顆不等,如一百零八顆的佛珠和五十四顆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顆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顆、十八顆的佛珠,則每九顆子珠用一隔珠。
弟子珠。弟子珠的體積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十顆或二十顆居多,多系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顆為一小串,如同算盤一樣,採用十進位,用來計算掐捻佛珠的數目。
記子留。記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飾物。目的是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絡繩。即系串佛珠的線繩。通常根據子珠的規格以及孔洞直徑的大小,以獨股、雙股或者三股為繩,穿珠而過。絡繩,一般分為有彈性、非彈性兩種,漢傳佛教佛珠使用絡繩,要求一般比較寬鬆,只要自己喜歡並且能夠穿得進去的都可以。藏傳佛教對佛珠所用絡繩的要求比較嚴格。一般多用紅顏色或紅、黃、黑、白、綠五彩棉線、絲線或者尼龍線製成。偶爾也有人用皮繩來貫穿佛珠。
配飾。指的是佛塔下部、記子以上部分系墜的各種飾物,主要用以佛珠的裝飾和美化作用。配飾通常會使用琥珀、蜜蠟、紅珊瑚、玉石等一些珍貴材質製成的精美雕件或小工藝品。
在手串市場上,道路兩旁擺滿了攤位,各種手串琳琅滿目,而隨便和柳致知隨著人群在看手串,邊走隨便給柳致知普及著手串的常識。談論著手串一些元件。
柳致知拿起一串紅豆杉的手串,數了一數,一共十四顆,再看看手串長短不一,問到:“手串珠子多少,有沒有什麼講究?”(未完待續。。)
98。 說手串,作弊有誰知根底
“有講究,一般分為1080顆、108顆、54顆、42 顆、36 顆 、27 顆、21 顆 、18顆和14顆,你手中拿的這一串紅豆杉手串是十四顆。”隨便說到,老闆笑到:“先生說的不錯,真是好知識。”
柳致知一見,又問到:“有什麼講究,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老闆說到:“1080顆,佛教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為 1080種煩惱。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即地獄、 餓鬼、 畜生、 修羅、 人間及天上,是六道輪迴的世界。後四界是聖者悟的世界,即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界。合成十界,共是1080種煩惱。”
柳致知笑到:“佛界也有煩惱嗎?”
“佛界當然有煩惱!”老闆也笑到:“不過不是我們這些凡人所瞭解的。”
“老闆好口才,那麼,其他數字呢?”柳致知問到。
旁邊的人圍了上來,有許多人並不知道這些講究,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