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砸了個暈頭轉向外加義憤填膺…………除開最近新疆、青島鬧災的不和諧音,“人飛”已經大行其道,多少年沒人見過的滿身神通本領的老道士一窩一窩地冒出來,宗教事務局恰逢其會揚眉吐氣,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出氣都比往常粗三分的時候,居然有人就敢太歲頭上動土了?
要依局裡多數人的意見,管那個提出《建議》地傢伙去死。不找座名山大寺裡的高僧唸經把他咒殺了就算對得起人了,局長曾景善卻力排了眾議,對《建議》極為重視:他認得這份《建議》的起草者雖然只是個沒什麼名氣的政協委員,但那人是“另一套系統”裡的…………現在國際局勢緊張,最上頭那一位又莫名其妙地重病不起,明擺著是要“變天”,這個節骨眼兒上。作為有數的幾個政府機關的領導人之一,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站錯隊!
也就是說,這份《建議》非得認真對待不可。
但這位可憐地曾局長撓破了頭皮也沒弄明白:
和尚怎麼就招人討厭了?前幾天我還剛發表講話說是“與中國文化水乳交融”,怎麼一轉眼就成了“腐朽思想”?
話說回來我專管這個,怎麼就沒人通知我一聲呢?
按理為了表示對這份《建議》的重視。曾局長應該召集全域性人員開會討論,但這個會傻子也知道根本開不得:雖然宗教事務局的人員不全都是和尚老道,但既然吃這碗飯,耳濡目染的也有了不少信徒,對外不好說什麼,對內一個個地都虔誠得緊,每年都搶著去燒寺裡的頭柱香;把這麼一夥人叫到一塊兒討論“怎麼破除佛教腐朽思想”?
曾局長還不想嘗試一下被群眾噓聲轟下臺的滋味。
另外他也納悶:如果說是上頭風向要變。甚至就是說要冒天下之大不韙拿佛教開刀了,也不該把這份《建議》送到宗教事務局來啊?人代會、黨代會,管事不管事的還有政協會議,都是幹什麼吃地?
不管宗教事務局的曾景善曾局長的兩頭受氣左右為難,在韓無熠授意之下做出來的這件沒譜的事情,實際上是下了一步閒棋,做給董雙蔻看地:
您老人家不是說要滅佛?您看,我都把滅佛的檄文送進他們老窩裡頭去了……
如果換成葉揚天,自然能夠一眼看穿韓無熠是在敷衍塞責,但董雙蔻卻不然。讓一個空降到現實社會的大羅金仙弄明白政府機構的運轉規律,需要耗費時日、更需要一些血的教訓…………至於得到了“血的教訓”之後這位大羅金仙有沒有完蛋大吉,那不在韓無熠的考慮範圍之內。
不過,總之。董雙蔻以為是官僚扯皮。這才沒有讓自己地命令得以貫徹實施。。。這讓他毫無辦法,從天到地。但凡管事的人一多,效率自然就上不去,這是普遍規律,怪不到任何人的頭上。
對於天庭倡導的“改革”,董雙蔻的理解很簡單,就是讓“凡人”信仰我教,有本事的活著飛昇,為天庭補充下層官員;沒本事的帶著信仰轉去陰曹地府,從鬼兵幹起,到頭來簡拔為普通天兵;簡而言之,就是用盡一切手段,為天庭補充有生力量。
為達成這一目標,首要的就是信仰的培植,滅佛,實乃題中應有之義。
然而正是在董雙蔻看來毫不稀奇自然而然的“應有之義”,教韓無熠下定了決心…………這決心實際上是他早已有了地,但董雙蔻的態度讓他更加堅定起來。
於是便有了眼下這一幕:董雙蔻對著一臺遠端控制的電腦螢幕發出冷笑。
在那日的夜訪後,董雙蔻與韓無熠之間便建立了聯絡,以董雙蔻地高傲,他原本大可以只下命令,給出期限,然後等期限到了再找韓無熠察看落實情況;但韓無熠說服了他…………能教一個凡人找到自己,這對於董雙蔻來說並不為難,尤其是,韓無熠給出地理由是在情況難以掌控的時候好來借用他地力量。這種小小的馬屁也叫董雙蔻頗為受用。
從一開始,董雙蔻就把韓無熠當成了一個小人,還是能夠為了達成目地而不擇手段的那種。結合韓無熠用道門禁法對付韓國珍的事實,這看法未嘗有錯。
一心以雷厲風行的手段進行“改革”的董雙蔻樂於使用小人作為武器,他自信,大羅金仙在現實社會沒有對手,他相信自己可以隨心所欲,也不怕任何人能對他造成危害。
所以韓無熠很容易就將他誘到了這個陷阱當中。
做事的是公安九處的兩名業務員。韓無熠的心腹,聲稱有事需要密談,董雙蔻便欣然來了。
…………董雙蔻以為自己猜到了韓無熠想要“密談”地事情:無非是有關安置道門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