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2/4頁)
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林如海聽說賈寶玉也跟著搬了進去之後,不由得皺眉,道:“賈寶玉已然有十三歲了,還在姑娘堆裡廝混,這算什麼事兒?”
林如海幼子早喪,但是也明白男兒該如何教導,不說別的,在十三歲的年紀,就應當出入學堂,與眾位好友交遊,多論詩詞歌賦或與一二之心好友說當下時局議將來如何,針砭時弊,像賈寶玉這般,真是錦繡模樣敗絮其中。養出來的男兒連女兒都不如。
林黛玉道:“這是賈家的事情,爹管那麼多作甚?賈寶玉本身是聰明通透的人物,卻因家裡未教好,而變成這幅模樣,怪不得別人。”
在林黛玉看來,賈寶玉確實是天生的情聖胚子,但是,如果換個家庭,換個環境,換一種教育方式,賈寶玉定然能夠長得好好地,說不得也能夠做一番大事。林黛玉欣賞賈寶玉的聰明勁,他在詩詞上的造化比一般人要高,但是也不喜歡他那性子,只顧著自己的喜好,不同俗務,白白害了耽擱了多少人!
林如海最後只能嘆息了一聲,當初賈寶玉一出生,便十分有名,銜玉出生,他還是第一人,當初敏兒聽說了這事兒之後,也是十分歡喜的,雖然她與王夫人不睦,但是對自己的侄兒侄女卻沒計較那麼多,當初敏兒還萬分期待說,這個寶玉出生便不凡,將來必然有大造化,現在看來,完全是被賈家給毀了的。
不說賈府如何熱鬧高興,眾位姑娘與賈寶玉都十分滿意,這大觀園本身就是修得十二分精巧別緻,每個園子都有其可愛之處,各人都住了自己心愛的院子,皆大歡喜。賈寶玉是能夠日日與眾位姐妹朝夕相處,早就喜得不知東南西北了,真如掉進了米缸的耗子一般。
這些事都不影響林黛玉的生活,雖然賈母與賈寶玉都曾邀請她一起住到大觀園中去,甚至連瀟湘館都騰出來留給她了,林黛玉感嘆劇情的強大,同時很堅決的拒絕了,林如海是永遠的擋箭牌,爹爹獨自一人,只有自己一個女兒,自己要在跟前盡孝,與爹爹分憂!這樣的理由,是誰也反駁不了的。
到了三月,便真的是春暖融融起來,林府門前也日漸冷落了許多,剛開始大家還巴結著林如海,現在看林如海,到都中半年了,聖上毫無起用林如海的意思,看來是以後無法再更上一層樓了,這樣的人沒必要花很多心思。
林如海倒是淡然處之,林黛玉更加不放在心上,林如海不做官更好,父女二人能夠如閒雲野鶴一般過日子,倒也自由許多。雖然有官身的時候更好續絃,但是能夠安守平淡的人,也是不錯的選擇啊。
到了三月下旬,突然爆出安遠縣縣令貪汙案,這案件還牽扯到了好幾條人命,所以才被告到了都中。
原來,這安遠縣本是西南一個小縣,不說多荒蕪,但是民風彪悍,而且偏遠,實在是不如其他富庶的縣,因而在這裡做縣令也不是一件好的差事。這安遠縣除了基本的務農之外,還有一些礦場,如採石廠之類的,採石廠本身不是什麼了不得的產業,但因著前些日子發生了地龍翻身,也就是地震,導致在採石廠做工的不少漢子都喪了命,偏生採石廠的廠主還壓著不上報,縣令也幫著瞞報,所以激起了民憤,有人憤而之下將事情鬧到了都中來。
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這倒不是什麼大事兒,採石廠本身就不是什麼安穩的地兒,在那裡幹活的,哪一年不傷十幾號人死幾號人?這次恐怕是死的人多了一些,所以才被鬧大了的。但是在官場上的老狐狸們就覺得事情絕不是這麼簡單。
下面的官貪汙受賄,也沒有這麼鬧到都中來的情況,採石廠出現礦難,也沒有這麼大張旗鼓的鬧法,恐怕其中還有什麼不可知的內情啊!
“安遠縣雖說偏遠,但是位置還算重要,西南的蠻夷所上貢之物也要經由那裡才能入得中原,若是那裡發生紛亂,對我朝來說,定然不是什麼好事兒。”
林如海聽說了這事兒之後,便有些憂心了。
林黛玉道:“這事兒聖上心中有數的,爹放心。”
林如海卻未回應,依舊憂心。
不過林黛玉倒是想起了另一個事兒,安遠縣在西南,林如海也曾說過它的位置,其實是半邊在丘陵,半邊在山區的,境內多有高大山脈,而其所在地,似乎和荀家相距的地方不遠吶!
不想林如海還在家裡憂心忡忡,皇上便下了聖旨,命林如海以代天子巡視的名義去查清楚這件事,要給當地百姓一個交代。
林如海欣然領命,而林黛玉則是黑線,這王子騰還在代天子巡邊,林如海就代天子巡視,為啥一出門就是代天子呢?這個靶子也太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