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延慶點點頭,“想升爵位也容易,就看你們接下來的表現了。”
三人都聽出了李延慶話中有話,異口同聲問道:“要打金國了嗎?”
“現在不好說,明天給你們一個正式答案。”
隨著政務一頭漸漸穩定下來,接下來李延慶就要著手對軍方的整治,他要的是各軍方大將對自己的絕對效忠,目前顯然是辦不到,除了西北軍外,天下還有四大都統,岳飛、劉光世、韓世忠以及張浚。
不坐其位,不謀其職,現在李延慶坐上了監國攝政王的位子後,才終於體會到武將掌握軍權的弊端,比如李綱、宗澤等文人掌握軍權,他們無論如何會效忠朝廷,他們失去了軍權也能脫將入相,開始另一段輝煌人生。
而武將就不行,他們無法擠進文官集團,失去軍權就等於失去一切,所以他們才會把軍權看得那麼重,不肯輕易入朝,不肯接受朝廷調動,想法設法實現財政自立,久而久之,就成了事實上的割據獨立。
不過掌握天下軍權只能一步步來,急不得,不能指望十天半個月就能把天下軍權抓到手中。
李延慶沉吟一下又問劉道:“李雲貴的事情如何了?”
劉搖搖頭,“金國承認李雲貴在大同府,但他們說和西夏之間有保護協議,所以李雲貴不會交給我們。”
“看來金國不想走張覺之路,也好,給我們一個進攻大同府的絕好藉口。”
劉已經明白過來了,“監國是打算從大同府著手嗎?”
李延慶淡淡一笑,“你們不覺得拿下大同府,就可以抄燕山府的後路嗎?”
劉三人對望一眼,都精神為之一振,看來還是要打金國。
大同府確實是個毒瘤,同時威脅著夏州府、陝西路和河東路,這顆毒瘤肯定要拔掉,但怎麼打,李延慶卻要全盤考慮,作為攝政王,李延慶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而不僅僅只是出征打仗那麼簡單了。
。。。。。。。。。。
第一千零二章 故友相聚
就在王貴他們到來沒有多久,其他幾名都統也陸續抵達了京城,包括劉光世和韓世忠,也包括岳飛和張浚,這是李延慶出任攝政王后第一次高層將領聚會。
目前大宋有正規軍隊六十萬人,其中四十萬人是控制在李延慶手中,另外二十萬人掌握在四大都統其中,人數最多便是岳飛,有軍隊八萬人,駐紮荊襄一帶,人數最少是張浚,只有三萬人,駐紮在河東南部。
劉光世和韓世忠都是五萬人,分別駐紮淮河東西兩側。
黃昏時分,在京城潘樓的一間雅室內,劉光世專門宴請了晉南都統制張浚。
“張賢弟,我們已經好幾年沒有見了吧!六年還是七年?”
張浚微微笑道:“最後一次共事是宣和四年的北伐,劉兄出任統制,我任司馬,我記得當時兄長說營帳不夠,種帥讓我去複查,結果劉兄寬待手下士兵,每帳只住十人,為此我們還吵了一架。”
劉光世也忍不住笑道:“最後還是我吵贏了,種帥最後讓你補了三千頂大帳給我,我記得賢弟當年臉色難看啊!”
回憶起過去的事情,兩人都大笑起來,劉光世之所以請張浚喝酒,是因為兩人有些特殊交情,張浚曾在劉光世父親劉延慶軍中擔任糧草後勤官。
而張浚和李延慶也有些瓜葛,張浚出任晉南都統制是李延慶推薦的,他手下的三萬軍隊也是李延慶給他的,包括整個晉南的地盤都是李延慶打下來,然後交給他。
雖然李延慶的官職中並沒有涉及河東路,但大家都是明白人,河東路實際上還是在李延慶的控制之下,之前李延慶召開進攻西夏動員聚會,張浚最後也是出席的,雖然攻打西夏和他沒有關係,但他還是需要表個態度。
“賢弟,這次攝政王召集我們商議重大行動,難道真是為了攻打金國?”
劉光世心中有些忐忑,主要源於他在宮廷政變中的站隊,他雖然最後沒有過長江,但他響應了太上皇趙佶的號召,和韓世忠的態度完全相反,如果不是李延慶派船封鎖長江,他很可能就殺過長江了。
雖然最後李延慶並沒有清算他,但會不會秋後再算帳呢?
劉光世還擔心一件事,那是一件不為人知的隱秘,當年李延慶第一次參加西夏戰役,出任种師道帳下參軍,曾奉命去邊境檢視戰備情況,卻險些遭到西夏騎兵的獵殺。
那次行動就是高俅指示,由他父親劉延慶一手策劃,目的是想擠掉种師道,雖然做得很隱秘,事情也過了很多年,但劉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