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龍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早,院子裡石榴樹上的布穀鳥“咕咕咕”地歡叫著,好像在跟王小清報告今天是好天氣,催著她趕緊起床準備做土炭(蜂窩煤)。 王小清睜開了眼,黃澄澄的太陽已經穿過床後窄小的玻璃窗直射在床上,正好照到荷花的臉上。小傢伙側著頭,睡得正香,她幫睡熟的荷花移了移位置。 王小清看了看小床,傻子十粒已經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來出田了,今天全村收割麥子。她悄悄地爬起來,穿上了拖鞋走出了院子。 “小清,師傅說吃過早飯就過來了,他讓你把院子打掃乾淨準備放土炭。”已經在院子裡餵雞的阿香姐,看到了王小清走出院子說。 “好的,好的,我現在就掃。”王小清邊說邊拿起了掃把,走到石榴樹下的空地打掃了起來。 “今天的天氣,就適合做土炭了,這火辣辣的太陽,烤一天準能曬乾。”阿香姐看著在打掃的王小清說。 “是啊,今天終於可以做了,昨天突然那場雨,我都要愁死了。還好有你們這些好鄰居。”王小清邊掃邊跟阿香姐聊著,感謝著。 “鄰里鄰居的,有難大家幫,客氣啥呢?昨天還好有伍帆的那張塑膠布,要不你的院子就成黑河了。”阿香姐打趣著。 “是啊,多虧了伍大醫生這張塑膠布,多大的雨也不怕,最關鍵的,還是你家花壇上的那四塊大石,壓得死死的,再大的雨也進不去。”王小清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兩個女人正說著,做土炭的師傅推著工具車出了巷子走了過來。 “來啦阿海叔,昨日落雨,害得都做不成。”阿香姐看推著二輪車走出巷子的伍海。 “是啊,昨天我都準備好了出門看到烏黑的天,就知道泡湯了。對了,煤有沒蓋好啊?”伍海邊拿下二輪車上的煤印跟鋤頭。邊回應著阿香姐,又轉過頭問王小清。 “有的,蓋好了,沒溼到雨。我們剛才還在聊這事呢!”王小清連忙應著。 伍海拿出煤印和鋤頭放進院子,再去搬一個機器,選好位置放好,開始工作。 只見他用手對著機器上的長繩開關,用力拉了幾下,那臺小小的機器就轟隆隆地響起。他把煤塊用鋤頭剷起來,倒進機器裡。 很快,煤塊就攪成了煤灰從一個口流了出來。 阿香姐聽到響聲,站了起來,走過來站在院牆邊看進王小清的院子裡。 “海叔,現在先進了嘛,竟然用上機器了”阿香姐看到伍海的機器,新奇地問。她家已經大半年沒做土炭了,每做一次,基本可以用個大半年。 所以伍海的新武器,她還是第一次見。 “現在不用人工碎煤,都用機器了,我這也是剛買了幾個月,你家有半年沒做土炭了吧?”伍海接過阿香姐的話。 “是的,我們也用得差不多了,估計半個月後,又得請你來了。”阿香姐說。 “好,我有數了,到時給你空出時間。”伍海的生意很好,不下田時,幾乎每天都排得滿滿的。他邊跟阿香姐談著,邊往機器裡添煤塊。 有了機器,很快就把煤塊粉成了煤粉。伍海熟練地拉了一下機器上的繩子,機器就停止了響聲,他把機器裡的煤粉都掃乾淨。 他在煤粉堆的中間,用鋤頭挖了一個大坑。然後走出院門,推著裝了一把長鐵鍬的二輪車,穿過巷子去溪邊挖淤泥。 做土炭需要到溪裡去挖淤泥,淤泥跟煤粉加水按比例混合,才可以做出土炭。 溪裡有條小船,是伍海停放在那裡的。他每次要幫人家做土炭時,就撐著這艘小船,用長柄的鐵鍬到溪裡去挖淤泥。 挖上來的淤泥裝滿了二輪車,他又把車推回了王小清的院子裡。用鋤頭把二輪車上的淤泥舀起來,倒在了煤堆中間的坑裡。 倒進淤泥後,按比例再倒進了一些水,伍海用鋤頭翻來覆去地攪勻,之後撩高褲腿,光著兩隻腳踩進煤堆裡,在煤堆裡來回的踩,兩條腿上,粘滿了黑得發亮的煤炭。最後煤粉與淤泥完美地結合在了一塊,糊成一堆粘溼的煤。 做土炭需要技術,煤、淤泥、水的比例都是有講究的。如淤泥加多了,做出來的土炭燒不著火。加少了,鬆鬆散散一碰就碎。加水也有技巧,加少了粘性不足,土炭不成型。加多了,太溼做出來的土炭立不穩最後會成一攤煤餅。 伍海從鳳凰村有人燒煤爐開始,就去桃花鎮學印土炭技術。又買回了印土炭的工具,開始幫鄉里人做土炭謀生,他也算是鳳凰鄉第一代有生意頭腦的人。 每天穿街走巷去幫人家做土炭,賺工錢。伍海的手,長年浸泡在煤裡,黑色的煤炭刻進了他的掌紋裡,斑斑駁駁。無論用多少的香皂,也洗不乾淨。 煤印是用鐵鑄成的,齊腰高,一根帶橫把手的鐵條,下面連著一根圓鐵片。鐵片上,均勻地鑄著12根直立的短鐵條。外面上部套著帶橫把手的中空鐵管,鐵管下方連著一個一分米左右的中空圓鐵柱,正好套住這12根直立鐵條。列印出來的土炭,上面是12個規則的圓孔。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