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3/4頁)
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約翰把信遞給媽媽。
“給約翰的信,單詞是外國文字。她真是好人。”
安娜站起身,開啟車窗,任大雨澆溼她的頭髮。
作品分析
《沉默》是瑞典導演英格瑪·伯格曼《神之沉默》三部曲之一,也是電影史公認的第一部藝術的誠實和露骨的色情鏡頭並存的嚴肅影片。影片的主題不是性。
伯格曼是現代電影史上最有影響的電影家之一。
《沉默》具有伯格曼電影的一切因素,以質樸的語言表現深刻、複雜的哲學命題。主要表現人與其同伴以及人與上帝之間的相互關係。顯然,這既是伯格曼透過電影探索生命意義的結果,也是人類20世紀人本主義的結果。
影片故事比較簡單,主要講述姊妹客居異鄉,彼此不能溝通,由於不懂當地人的語言也不能與當地人交流。隔絕之中的妹妹安娜置重病的姐姐伊斯特於不顧,縱慾——甚至和初次見面又舉止粗俗的酒吧侍者做愛;姐姐伊斯特崇尚理性,但性格乖僻,對妹妹懷著既憐愛又忌妒的矛盾心理,最後孤獨地客死他鄉;安娜的兒子約翰是維繫兩個成人的惟一紐帶,常以天真無邪的童稚目光望著陌生而充滿惡意的外部世界,只能從患病的姨媽那裡獲得一點兒溫情……
影片用象徵性的鏡語表現令人窒息的幽閉氣氛,表現現代人的孤獨:死寂的旅館、杳無人跡的廣場上突然出現的坦克、無盡頭的坦克佇列、侏儒人的表演、難耐的酷暑、長時間的沉默……
本片的拍攝角度獨特:要麼從門外拍門內,比如小約翰站在門外看服務員在門內吃東西,伊斯特經常透過開啟的門看妹妹的一舉一動,而妹妹也經常從敞開的門看姐姐……都令人有一種隔著畫框看畫的隔離感;要麼從鏡中拍攝,比如伊斯特在鏡中看洗漱的妹妹;要麼把人陷在柔軟而蓬鬆的床或沙發內,使得視域極其有限,比如伊斯特躺在床上呻吟,約翰坐在沙發裡表演飛機飛行;要麼把鏡頭對準演員身體的一部分,兩條腿,兩隻手,上半身等,用區域性的肢體語言表達一種情緒和情感。這種拍攝角度讓人在侷限中體味人的孤獨,以及人對人瞭解的片面與隔膜,給人一種尋找、探索的感覺,表現人們在疑惑中對答案的追尋,更透出一種陌生感、一種冷漠、一種莫名的壓抑和無盡的孤獨。
英格瑪·伯格曼透過約翰——一個孤獨的尋愛少年的角色流露了他童年時代對父母之愛的渴求和得不到這種愛的怨恨。20世紀70年代伯格曼在接受瑞典電視臺採訪時說:“一種巨大的忌恨建立在我和父親之間。有一天他打了我。”這種對父權的反抗情緒貫穿伯格曼的電影生涯。就如《沉默》一片中的約翰,他要被送到奶奶家讀書,他問姨媽:“爸爸媽媽會去看我嗎。”伊斯特說:“媽媽會的,爸爸有時間也會的,但爸爸很忙。”約翰渴望得到父母的愛,但顯然他能得到的很少。在異鄉,母親沉溺於自己的慾望之中無暇他顧。他與伊斯特姨媽相處的時間反而相對較長,然而姨媽又生命垂危,自顧不暇。
伯格曼寫盡了人的孤獨。妹妹安娜拋開沉痾在身的姐姐伊斯特,和侍者做愛卻連彼此名字都不知道,好不容易有一個老侍者照顧伊斯特又語言不通;小約翰和侏儒玩耍,卻被他們的頭兒客氣地請出;影片結尾,姨媽伊斯特垂危之際寫給小約翰的最後一封信卻用了外語,連她最親近的外甥也無法讀懂——也許她壓根就不想讓別人讀懂。
伯格曼的作品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他一向大聲地質疑生與死、人與上帝的關係,質疑一種生存狀態,卻找不到可以歸去的精神家園,這一直是伯格曼的痛苦所在,也是伯格曼影片的特質之一。在《沉默》這部影片中,伯格曼的這種特質與影片完美地結合。安娜透過性的交往試圖建立與他人的聯絡,但在影片中這種性卻既是一種親近又是一種疏離。安娜靠它和不相識的人親近,安娜也因為它和兒子約翰以及姐姐伊斯特疏遠——本能和人性、人性和上帝竟然如此隔膜,性是這部影片藝術構思的必須的重要元素。
伊斯特外表像是上帝派來拯救人類靈魂的道德教士,不苟言笑、表情刻板、衣著保守。但她也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有愛、有慾念、有恐懼。這個角色沒有太多的臺詞,無論何時,即便是在她大吵大叫時,你也能感覺到沉默的氣息,甚至她越是歇斯底里,這種氣息就越濃。伊斯特的孤獨和痛苦都是對上帝力量的懷疑,人不能在上帝的教誨下襬脫慾念,同樣,上帝也不能解脫人的痛苦和孤獨。影片中巴赫的音樂反覆出現,他的作品結構宏大,很有宗教感,在影片中成了天國的聲音,成了上帝的呼喚和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