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3/4頁)
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風格唱法,叫歐亞風格,唱法比較緊。
第五個,就是主要的歌曲體裁,有史詩和敘事歌,愛情歌曲,節慶歌曲,包括宗教的,還有世俗的慶典,還有舞曲。這是它的歌曲體裁。
第六,遊吟歌手的旋律。它在中世紀有一大批遊吟歌手,到處漂泊流浪,到處唱歌彈琴啊,這些人呢是起了很大作用,他實際上把歐洲的文化,起了個統一的作用,特別是歐洲的音樂,特別是西歐。流浪藝人不叫流浪藝人,叫遊吟歌手。他們的這些表演呢,他原來有的是宮廷裡的,有的是民間的,然後在全歐洲,特別是西歐到處表演,最後這些旋律、這些歌曲全部傳到,各個地方都有,弄不清哪兒是哪兒的,這個對整個歐洲的文化統一是起了一定作用。
我先介紹中歐的阿爾卑斯山的唱法。阿爾卑斯山附近是好幾個國家了,瑞士在它中心,德國的南部、奧地利、義大利,都是圍繞著阿爾卑斯山。阿爾卑斯山有一種特殊唱法——約德爾(Yodel),約德爾唱法,這約德爾唱法是在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區域的特殊唱法。其實,我一說大家就知道,那個什麼東西啊,《音樂之聲》,《音樂之聲》裡的“孤獨的牧羊人”:“來喲,來喲,來喲……”那個高八度、低八度,那就是受了約德爾的影響創作。畫面字幕歌詞內容是,高高的山頂上有一個孤獨的牧羊人,他放開歌喉縱情歌唱,遠遠城裡的人們聽到,聽見牧羊人嘹亮的歌聲,坐在城牆河橋上的王子聽到,路上的人們聽到,用餐的人們聽到,喝著酒的人聽到,穿粉紅衣服的小姑娘聽到,她和那牧羊人一齊歌唱,很快她媽媽帶著一絲滿意聽到,二重唱歌聲是多麼美妙,他們幸福又快樂,很快地二重奏形成了三重唱。
它這個居住山區裡頭,牧人常常用號角和叫喊聲來召喚他們的牛群、羊群,從這兒開始的。也用歌聲向對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來傳達各種資訊。久而久之,就發展出一種非常有趣而又令人驚歎的約德爾唱法。這種唱法的特點,是在演唱開始時的中低音區用真聲唱,然後突然用假聲進入高音區,而且用這種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一會兒高八度,一會兒低八度,一會兒真聲一會兒假聲,所以形成一個奇特的效果。基本上是沒有歌詞的,但有時候採用一些沒有意義的字音來演唱,像“咿呀、哦呀、咿呀”這個很多。另外,在約德爾旋律程序中,音程中的大跳也是非常常見。約德爾歌唱家,用這種發聲方法和即興式的裝飾手段,在樸素的曲調中自由、淋漓盡致地表達歡樂、渴望、懷鄉、愛情等等發自內心的情感。約德爾歌曲既有獨唱的,也有合唱的,也有多聲部的,或者一個人獨唱,眾人應和,形式多樣,但是唱法是統一的。我們現在看一點錄影。畫面字幕約德爾歌曲源於生活,瑞士歌唱家勞特爾貝格演唱的《叫牛》充分顯示了這一點。此首歌曲就是模仿了阿爾卑斯山區農民叫牛回來的情景。歌唱家自由、淋漓盡致地表達了鄉間農民與自然、牛群水乳茭融的真摯感情。
好,約德爾就介紹到這兒。然後,我們再介紹一個,就是保加利亞的女聲的重唱。這幾年,在世界上倒是簡直是紅透了,大家都特別喜歡,都知道保加利亞的女聲重唱特別好聽。為什麼好聽?而叫“神秘的保加利亞女聲”?這在世界上是成為一個注意的焦點,在樂壇上。因為唱歌的太多了,但是像她這樣的唱法很奇怪,也很有意思,它的主要的特點就是採用直接、自然、開放的唱法,音色透明、清澈、晶瑩奪目,在多聲部的重唱中,常常出現不諧和音程二度,旋律的音域並不寬,但是非常有表現力。在獨唱時候,領唱時候,風格是散板風格,節奏非常自由。而且,各式各樣的裝飾音、滑音層出不窮,十分豐富,給音樂增加了獨特的色彩。音樂的風格呢,也是多樣的,有很深沉的、抒情的,又有詼諧的、活躍氣氛的這樣舞蹈場面的音樂。所以總的看來,跟歐洲相比,它好像更接近於亞洲的文化傳統,剛才不是說有一種“歐亞唱法”嗎!這些特點並不是從天而降,或者是某個音樂家突發奇想所致,它完全深深植根在保加利亞民間音樂的土壤中,又經過卓越的保加利亞的專業音樂家長期地精心培育、藝術加工,幼小的花蕾終於開出了異香撲鼻的花朵。
今天的保加利亞儲存很多民間風俗,保加利亞人就說:“我們的國家很小,但是我們傳統非常深厚,值得我們驕傲。”所以在這個豐富的民間音樂土壤上,產生了這樣一種女聲的重唱,她們這些人最早都來自農村,後來經過一些專業化的訓練。但是她們唱的呢,應該說有些並不是真正的民歌了,但是民間音樂的精神、節奏、音色進行了加工的。但是,它還是民間性,它還是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