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次偏師突進,著實嚇得基哥一陣哆嗦。
雖然吐蕃軍是強弩之末,而且前方的道路崎嶇,需要翻山越嶺,無法支援大規模軍隊的後勤。但吐蕃人這次畢竟已經是深入到了大唐腹地,穿透了隴右節度使的防區。
理論上說,如果這支吐蕃軍計程車卒人人悍不畏死,大唐又在接下來的關鍵戰役戰敗,那麼這支偏師已經具備殺到關中,在長安瀟灑走一回的資本了!
被吐蕃人連下三州,並且渭州告急,讓基哥惱羞成怒。
得虧王忠嗣保住了石堡城,否則他極有可能立刻就被基哥撤職查辦!
不僅如此,李林甫不善軍務的缺陷,這次被無限放大。面對隴右前線失利,他被基哥劈頭蓋臉的一陣糊臉輸出,李林甫愣是說不出半句辯解的話來。
王忠嗣的佈置有問題麼?
其實只是中規中矩,談不上什麼大問題。
在隴右,唐軍本身就吃了地利和分兵的虧。吐蕃軍可以在青藏高原隨意調動,指哪打哪,隴右節度使的防區則是被山脈天然的分成了三個!
李林甫捫心自問,就算他在鄯州,也改變不了什麼局面。疊州、洮州、岷州都是大唐的下州,貧困縣一大堆,邊民戶口不多。
唐軍部署重兵守著,其實只是為了擋住吐蕃人進入關中的路線。
可就算是這三塊雞肋的地方,生存條件也比吐蕃人居住的青藏高原好太多了,所以吐蕃軍的戰鬥意志是很高的。每年秋後,吐蕃人都需要在低海拔和溫暖溼潤的地方過冬。
戰鬥與侵略,是他們生存的硬需求。
所以說這波對壘中隴右鎮吃虧,也不過是邊鎮戰鬥的日常而已。基哥生氣,完全是因為那種“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態作祟。
不過軍務上的事情,不懂就是不懂,勉強裝懂,到時候出事了,甩鍋可不是那麼好甩的!
作為老硬幣的李林甫,又怎麼會硬頂基哥呢。
他對基哥叉手行禮,慢悠悠說道:
“前任神策軍大將軍方有德,驍勇善戰,屢建奇功,又得聖人信任。
如今,聖人讓他擔任宣武軍節度使,外放去汴州的詔書,還在微臣的案頭沒有發下去。
原本微臣是打算等今年聖人壽辰以後,再讓方將軍去汴州的,讓他可以在長安為聖人祝壽。
現在倒是可以提前一下,讓方將軍以宣武鎮的名義,領著神策軍奔赴渭州,擊退吐蕃人以後,再去汴州赴任。”
不懂軍事的李林甫,卻很懂基哥的心思。
如今的基哥,就是想天下穩定兼有繁榮。如果繁榮實現不了,那一定要保住穩定不折騰。
吐蕃人打到渭州了,讓坐鎮長安的基哥感覺不安穩了,所以這位大唐天子才會惱羞成怒!
至於為什麼不調動河西的兵馬,那是因為……這年代沒有空降兵,也無法在大山深處打隧道。河西丘八們沒法穿越數百公里又沒有山路,海拔還高達兩千米以上的大山!
河西兵只能勉強支援鄯州,無法支援隴右節度使防區最南面的疊州、洮州、岷州,這也是吐蕃人用兵的刁鑽之處。他們知道唐軍哪裡部署比較強,所以明知道討不到便宜,就不會白白去送,哪怕他們不怕死。
“如此也好吧。”
基哥無奈嘆了口氣,不管哪個皇帝,都是人到用時方恨少。這兩路吐蕃軍偏師,就是剛好掐住了對陣唐軍實力的上限,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王忠嗣調兵南下,削弱石堡城的防禦強度。
而王忠嗣也是看出來了吐蕃人的意圖,所以將大部分主力都集中在鄯州一線,並未上當。另外兩路各有隴右鎮的一個軍,其中一個四千人一個七千人,彼此間還不能互相支援。
想把以“萬人”為單位的吐蕃軍頂回去,難如登天!
現在唐軍這邊就差一股生力軍,就能盤活棋局。
當然了,這支軍隊也不可能是河西的邊軍,他們要麼來自關中,要麼來自劍南。
劍南鎮兵員少不說,山路還崎嶇難行,顯然無法執行支援隴右的軍令。所以神策軍西征隴南,其實只不過是“不是選擇的選擇”,壓根就沒得選。
“交子的事情,必須提前上,不要再等朕的壽辰了,用兵就要花錢,發交子正是時候。”
基哥沉聲對李林甫說道,已經不想跟對方商議戰爭相關的話題了。
反正方有德還沒離開長安,等李林甫離開興慶宮以後打個招呼就行了。
“回聖人,交子的事情已經在辦了。如今陰雨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