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攜劍遠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唐軍與吐蕃軍在這個戰場上已經多次交手,不管是討賴河沿岸,還是在天生橋,雙方都有短兵相接,並且互有勝負,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

然而,今日情況出現了變化,吐蕃軍開始集結了!

嘉峪關黑山東南面一處較高的山丘上,河西節度使王忠嗣正在帶著幾位軍中高階將領觀摩戰局,全盤指揮。

“節帥,吐蕃軍這是要反客為主啊!”

說話的這位壯漢叫馬元慶,赤水軍副使,在這裡從軍已經很多年了,比王忠嗣的資格老很多。

他指著山丘下方唐軍陣線前方的木柵欄說道。

木柵欄前面還佈置了一道拒馬樁組成的陣線,用於固定軍陣的基本形狀,不至於被吐蕃騎兵一衝就散了。

嘉峪關峽谷的寬度是足夠數萬人在此排兵佈陣的,因此很考驗指揮官的戰術水平。

“來多少殺多少便是了,不妨事的。”

王忠嗣擺了擺手,淡然說道。

他故意賣了個破綻,空出北面的沙漠地段,沒有派兵防守。如果吐蕃人夠聰明,一定會派兵從北面迂迴,穿越百里沙漠,繞道去唐軍後方,然後試圖擊潰唐軍中軍。

而峽谷正面,將會迎來一輪又一輪血肉模糊的苦戰。

唐軍雖然並不像後來的宋軍那邊佈置“純隊”(即兵種定死不能替代,作戰靈活性大打折扣),但依舊是主力分工明確,各兵種各司其職,並非眉毛鬍子一把抓。

其中諸軍按其職能分為弓手、弩手、駐隊、戰鋒隊、馬軍、跳蕩、奇兵等多種。這些兵種常常一人多技,需要打什麼仗就擔任什麼職責,士兵的戰術素養非常高。

在常規情況下,唐軍在陣地戰時,每當戰鬥展開:

敵人在一百五十步的時候,弩兵開始射擊;

敵人在六十步的時候,弓箭手開始射箭;

敵人攻入二十步的時候,弓弩手發箭後執刀棒(陌刀或棒)與戰鋒隊齊入奮擊。

己方重灌步兵與敵方步騎兵短兵相接後,奇兵、馬軍、跳蕩軍皆不準輕舉妄動。

如果前方步兵的戰況不順利,跳蕩、奇兵、馬軍方可迎前敵出擊,重步兵則後退整頓後準備再援。

如果跳蕩、奇兵、馬軍進攻不利,所有的步軍(除去裝備陌刀的重步兵之外,還包括防禦弓矢等遠端武器的刀盾兵,與手持短兵器的輕步兵)必須配合馬軍同時作戰。

類似條例不一而足,篇幅不小。

所以陣前如何打仗,其實章法都是固定的,基本套路就那麼回事。哪怕一個什麼也不懂的門外漢,拿著“戰術手冊”依葫蘆畫瓢,也可以打得像模像樣。

這部分,其實並不是指揮打仗的困難所在。

因為,沙場對陣之時,只是一般情況是這樣。

令人遺憾的是,戰場上……所謂的“一般情況”其實非常少,反而是那種“非常規情況”比比皆是。

這就跟天下沒有兩片樹葉完全一樣差不多,打仗沒有定死的套路,只有木魚腦袋頑固不化的庸將。

遇到特殊情況的時候,就很考驗指揮官的戰術應變能力了。

自己這裡有什麼菜就做什麼飯,客人喜歡什麼“口味”就做什麼飯,並無固定的打法,也不存在刻舟求劍的死規矩。

王忠嗣這次排兵佈陣,就完全捨棄了那些輕裝步卒,也省去了大量的弓手弩手。這些弓弩一類的玩意,對付吐蕃引以為傲的重甲步兵,作用極為有限。

在可以產生殺傷的距離內,弓弩手僅僅只能放一支箭而已,第二箭的時候吐蕃重步兵的斧頭就砍到臉上了。

王忠嗣這次是把陌刀隊集中起來使用,決心先頂住,然後用輕裝步兵在吐蕃軍中軍的位置殺出一條血路來。

“刀盾兵穩住柵欄,不要貿然出擊,吸引吐蕃軍重步軍來攻。待吐蕃騎兵出動後,讓我們的輕騎過去用弓箭騷擾,吐蕃人沒有騎射技能,吊著他們打就是了。”

王忠嗣對馬元慶說道。

這一戰的勝負手,估計就是在沙漠那邊的吐蕃軍身上。如果吐蕃人沒有這一招,或者來晚了,那他們就等著死吧!

唐軍在文殊山以南,討賴河東岸的懸崖峭壁上,安置了數百張床弩!到時候居高臨下萬箭齊發,將河對岸的吐蕃守軍射成篩子!之後赤水軍中精銳,會從天生橋飛渡討賴河,然後從吐蕃軍南面的側翼壓上!

這支軍隊會直插吐蕃軍中軍,到時候就有好戲看了。

哐當!哐當!哐當!哐當!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我的姐夫是太子

我的姐夫是太子

上山打老虎額
仙俠 連載 212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