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5頁)
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寒瀉。
出處:《遼寧中醫雜誌》一九八○·十一·三十七。
9。芥子末、麵粉各等分。用溼水調成糊狀。敷於臍部,膠布固定。
出處:《遼寧中醫雜誌》一九八○·十一·三十七。
10。五倍子適量。將其研末,醋炒,用食醋調成糊狀。敷於臍部,用於久
瀉。
出處:《遼寧中醫雜誌》一九八○·十一·三十七。
11。炮姜、附子未各等分。共研細末。敷幹臍部,炒鹽加蔥熱熨子上。用
於陽虛寒瀉。
出處:《遼寧中醫雜誌》一九八○·十一·三十七。
12。理中散:黨參十克,白朮七克,乾薑五克,灸甘草三克。混合烘乾,
碾面,備用。取藥粉零點二克填入臍內,覆蓋一軟紙片,再加棉花,外用白
膠布固封,三至七天換藥一次。用於慢性洩瀉。
出處:《河南中醫》一九八三·一·三十九。
13。隔鹽灸臍法,患者仰臥,將細鹽適量倒人臍部。以填滿臍窩並稍高出
臍部周圍面板為度,將艾絨製成艾炷數個,每用一個放鹽上點燃灸之,燃盡
後再換一住,連灸七至十壯,日一次。
出處:湘南民間。
14。丁香、肉桂各等分。共研細末。敷於臍部,膠布固定,一日一換,三
至五天為一療程。
出處:《中國灸法集粹》
15。艾絨、十滴水各適量。取艾絨少許,放在金屬小盒內,用酒精燈溫火
加熱,再加適量十滴水,攪拌均勻,繼續加溫,大約經過一至二分鐘用手取
出艾絨(此時艾絨已呈溼潤狀),按壓至不滴水,不燙手為度。放在神闕|穴
上,用膠布壓蓋固定,二十四小時換藥一次,另用百分之五葡萄糖溶液二毫
升,注入雙側足三里|穴(每側一毫升),每日一次,可連用三至四次。用於
夏季流行性腹瀉。一般五次痊癒。
出處:《中國針灸》一九八五·四·三十。
16。烏梅、川椒、黃柏各等分,鮮生薑適量。前三味共碾為未,加生薑共
搗製成糊膏狀,將姜膏攤在紗布上。外敷神闕|穴,用膠布加壓固定。用藥半
小時,臍腹有溫暖舒適感,一般外敷一次可症狀告愈,若不愈,二至三日後
可換藥再敷。用於功能性腹瀉,急性腸炎、非特異性潰病性結腸炎及其它慢
性腹瀉,寒性腹瀉者。
出處:《雲南中醫雜誌》一九八五·四·二十六。
17。肉桂三克,硫磺六克,白胡椒一點五克,雞內金三克,枯礬六克,五
倍子六克,新鮮蔥頭三至五節。前六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取蔥頭搗爛,
與上述藥末拌勻。加適量醋酸調成糊狀,平攤於臍部,用紗布覆蓋井用膠布
貼穩,每天敷二小時即可,每日一次;六次為一療程。若敷藥後出現發癢、
灼痛等現象,停藥後即消失。用於五更瀉,症見洩瀉日久,每日黎明前即感
腹痛,登廁必瀉,小腹畏寒喜暖者。熱瀉及痢疾禁用此法。
出處:《湖北中醫雜誌》一九八六·二·四十三。
18。清涼油適量,搽臍內,用於受涼而引起的單純性腹瀉。
出處:《群眾醫藥》一九七六·七·四十三。
19。平胃散:蒼朮、厚朴、陳皮、灸甘草各三十克。共切成粗末,炒熱,
布包。放於臍上,熱熨斗熨之,逼藥氣入腹,此法通治洩瀉和痢疾。
出處:《理淪駢文》。
()免費TXT小說下載
20。蒼朮、厚朴、陳皮、山檀炭、車前子各三十克。共切成粗末,炒熱,
布包。放於臍上,熱熨斗熨之。用於水瀉。
出處:《理淪駢文》。
21。車前子適量。研細未,水調成膏。敷臍。用於水瀉。
出處:《理淪駢文》。
22。車前子、肉桂各適量。研細末。納臍。用於寒瀉。
23。白芥子適量。研細末。納臍。用於寒瀉。
出處:《理論駢文》。
24。胡椒適量。研為細末,納臍內。用於寒瀉。
出處:《理淪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