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代表一種怎麼樣的正規化轉移來。
一、單一非立體化性格
今天蔡卓妍借《戲王之王》向詹瑞文討教,其實並非第一人;上一次公開表示向詹瑞文學戲的女藝人為林嘉欣,她受訓後的代表作就是《怪物》(2005)。先不談林嘉欣在《怪物》中的表現如何,今次詹瑞文在拜師會中劈頭便提點蔡卓妍要戒浮誇、失控、虛假及自我等,甚至即席加以示範各自的毛病。
我覺得背後的邏輯更為諷刺——詹瑞文在銀幕上正是以把上述毛病加上無限擴大,因而製造出爆笑效果的能手;換句話說,他才是浮誇失控虛假自我之王,只不過懂得予以醜化,於是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大家不妨細想:由《買兇拍人》、《大丈夫》、《絕世好B》、《龍咁威》、《絕世好賓》、《我要做MODEL》到《墨斗先生》等,有哪一齣他在演一個完整的戲劇人物。用小說的人物描寫理論來說,他出演的全屬扁平人物,多屬配角,以單一而非立體化的性格形象建構而成;套入上述的作品中,他被設定為一個諧角,而且往往屬一場過自我發揮,屬不用理會前後整體脈絡的插入性演出。我形容港產片中的詹瑞文角色,是一種即興挪用式的用法,成就了由數十秒至幾分鐘的娛樂效果,但往往卻以放棄通盤的戲劇統一考慮為代價。
回到拜師的話題,我絕非對詹瑞文的戲劇造詣有何非議,事實上對他過人的場上活力,佩服得五體投地,個人表演式的舞臺劇示範作《萬世歌王》已經難覓對手。只不過把焦點置回電影上,為何新晉演員認為詹瑞文的演戲方法代表“演技”?那才是令人不得不正視的正規化轉變。
事實上,上述提及林嘉欣於《怪物》中的演繹方法,以及蔡卓妍2006年在《妄想》中的努力,其實都見到兩人的投入認真,但卻不約而同以用“死力”告終——換句話說,是把所有力氣,花在控制身上被觀眾看得見的肢體肌肉上去,那是源自劇場非常基本的形體訓練基礎,也是說服自己已經在“做戲”的最大謊言!事實上,電影上的演技層面變化多端,你看黃秋生有時散漫隨意,有時狠力用勁,便知道從來沒有一套公式可以四海通行。我擔心的是借用舞臺訓練的演技方法,反而會成為電影銀幕上的處處敗筆——林嘉欣和蔡卓妍所迷戀的青筋暴現,就等於演技證明書的程式碼,我希望這種風氣不要再擴充套件下去,否則對下一代的明星更加不敢抱任何寄望。
二、《戲王之王》的錯配誤會
當《戲王之王》上映後,上述的觀察更加得到例項佐證。首先,《戲王之王》在演員安排上是錯配的。我的意思是創作班底對詹瑞文的受歡迎因由出了誤解。詹瑞文借《男人之虎》及《萬世歌王》鎖定劇場天下,加上在電影客串中又往往有出人意表的表現,自然會令人產生更大的期待。然而若細心分析詹瑞文在劇場上的魅力,你可以清楚看到一切源自他個人散發能量的力度(energy),而非作品的深度——所以《男人之虎》不過是《歡樂今宵》的個人雜碎粗口版,而《萬世歌王》則幸得林奕華在幕後抓緊針對流行音樂而發的主題,所以才新增了可觀性。然而由《萬世歌王》轉化成CD而且同樣深受歡迎為例,尤其是從詹瑞文一人分飾兩角兼兩聲演繹的經典《飛越十八層》可見,正好反映出他個人獨戰四小時且精力無窮的即場多才多藝式表演,才是一統天下鎖定江湖的招牌殺手鐧。事實上,後來在其他的本地劇場表演中,我也曾目睹其他藝人作東施效顰式的模仿,坦白說來水準委實慘不忍睹絕不可同日而語。回到《戲王之王》的範疇,創作班底鎖定詹瑞文在全片中,只需要兩種演繹方法——一是借浮誇的方式來加以揶揄嘲弄一番,那對詹瑞文來說完全是幼稚園的難度要求,而且足足兩小時的長度也令人看得吃力,因為演繹的單薄及重複令人如坐針氈。二是要他演深情的內心戲,其中自然以在廣場中與蔡卓妍飾演的單丹一場交心戲為著,但其實究竟有誰想看詹瑞文演繹內心戲?而過去他吸引觀眾的所有演出,其實全沒有以深情演繹的成功例子,何況那亦違反了觀眾入場的期待視野。我想說的是從市場策略而言,這樣去利用詹瑞文擔當主角,其實並沒有好好把握他固有的市場潛力,甚至令到因詹瑞文而入場的觀眾,紛紛失望而回。
《戲王之王》在時空上是錯配的。我偏執地相信那是2005年《童夢奇緣》惹的禍,那年劉德華的冷門作品,竟然在輿論及票房上得到叫好又叫座的成績,透過捕捉後SARS情意結的餘波盪漾,利用珍惜眼前人的主題來殺出一條血路。《戲王之王》表面上是《我要成名》(2006)的喜劇版,實質上卻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