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頁)
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可以我行我素,不可以喪失責任心。時不我待,必須努力提高自己,不可走馬觀花、走過場,甚至仍然不肯承認自己的不足和犯下的錯誤。
2008年10月5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最好的txt下載網
297如何引導老人學習民族文化
297如何引導老人學習民族文化
郭旭東
博友留言:請問老師:我父親是老師,現在年歲以高,我很想讓他來學習民族文化,有時我學習他睡覺,有時我學習他就走,我發現他也幫助我做一些利索能及的事情,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他也來學習民族文化。請老師指教,謝謝!
以下供參考。
首先我們不能著急。老年人學習民族文化,要有一個逐漸接受和適應的過程。我們要發現他比較感興趣的內容,作為切入點,以此引導對方學習。不要和老人發生衝突,要清楚他們在想些什麼,理解他們。要定住自己的心神,之後隨機幫助他們。
一定要注意,引導別人學習也要建立在對方自願的基礎上。自己不要顯得很牛氣,隨便作別人的主,隨便指揮支配別人。要注意尊重老人,逐漸向他們介紹、解釋他們感興趣的民族文化內容,深入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就會逐漸深入地學習下去。
在幫助老人的時候我們也要把道德融進去。比如首先做到孝,使對方滿意、高興。之後要有定力,不可急躁。還有就是要講究策略,把自己要表達的內容換成對方能夠接受的話語對方說。
總之,我們一直要注意道德與修養,以此指導自己的身心所行,那麼幫助老人的事情應該會很快成功的。不要自卑,也不可自傲。不斷警戒自己,最終一定會發現希望。
2008年10月5日釋出於網易部落格
298 從“三生石上”談起
298 從“三生石上”談起
郭旭東
在《佛說入胎經》與《瑜伽師地論》中講;入胎必中陰身與父母之精三者同時和合而成。但是“三生石上”的故事;王氏婦孕三年而不得生;後遇圓澤;澤曰:“婦人姓王氏,吾當為之子,孕三歲矣!吾不來,故不得乳。今既見,無可逃者。沐浴易服,至暮,澤亡而婦乳。”以此例之;可先結胎乃至數年中陰身後至而得生。與經意不符。敬請旭東開示。
關於入胎的問題。《增一阿含經》:“若男女共集,識未來投;或識既外投,男女不集,則不成胎。”大意是說,如果男女*,而中陰身的神識不來投,那麼就不受胎;如果中陰身的神識來投,但男女沒有*,則不成胎。“三生石上”故事中的圓澤沒有投胎,所以“王氏婦孕三年而不得生”,後來圓澤坐化投胎,則王氏婦立即生了一個男孩。這和《增一阿含經》中的說法不衝突。這說明了“入胎必中陰身與父母之精三者同時和合而成”。
附:“三生石上”的故事
2008年10月5日釋出於搜狐部落格 txt小說上傳分享
299 以清淨質直之心念佛
299 以清淨質直之心念佛
郭旭東
博友在博文《唐僧師徒代表什麼》中留言:謝謝老師!一定駕馭好自己的心猿,透過修行淨化自己的內心世界。有一問題想問老師:我們平時修行在唸觀音菩薩名號。經書中也講,過險道,在海上遇大風念觀音菩薩就能脫險,為什麼這裡“雖念觀音,不能令去,及誦此經,發聲皆散”?
以下供參考。
不管怎麼說,我們真正修持的應該是自己的內心。所以,當我們念聖號時,是自己的內心世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或昇華,消除了業障,從而使自己化險為夷。實際上,還是自己救自己。如果我們懷著不純的心念去唸聖號,那麼實際上內心世界也是骯髒的,業障仍舊原封不動,甚至加重,業障消不下去,又談何化險為夷呢?所以是自己給自己設的關,使自己和自己過不去。
接下來,我們就清楚了,只有不斷地提高修養,領悟實相之理才是唸佛、念聖號。《三藏法數》:“我以清淨質直之心,得親近佛,心生歡喜。以歡喜故,身得快樂。以快樂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唸佛觀,必趣涅槃,是名唸佛。”由此可見,真正的唸佛是“清淨質直之心”,從而使自己得到快樂、安寧,而不是不純的心念。由此可見,懷著謙卑感恩、注重修養、積德行善的心態去唸佛才是真正的唸佛,或者說,這些本身就是念佛的行為。而這些道德上的培育,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