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頁)
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天爸爸心血來潮,測測他的認知能力。他指著一本家人的圖片問風風:爸爸、媽媽、姐姐、妹妹、哥哥、弟弟……,風風答得全沒問題,爸爸很是欣喜。翻到一張老奶奶的圖片,風風從小沒有和爺爺奶奶一起住過,見面的次數也極少,所以對這個稱謂並不瞭解,也不熟悉。風風稍加猶豫,就興奮地脫口而出:“大黑牛!”
爸爸臉一沉,以為我有意這樣教風風說,回過頭來看著我,希望得到解釋。我也很吃驚,沒想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可隨後風風又接著表現起來:“大黑牛,長白花,吃青草……”
原來他看到了“奶”字,就想起了這首兒歌,這說明這種識字方式還是初顯成效的,只是還沒做到把字單個單個的分開記憶。
三歲以後,跟我們逛街,風風已經可以指認出不少招牌上的字了。有次帶他到超市購物,風風舒服地坐在手推車上,不停地用手指著他能念出的字大聲地讀給我聽,這對他來說是一種好玩的遊戲。
突然,他大聲叫了一句:“媽媽,看,人肉。”我驚愕,順著他的小手看過去,原來是一個邊門上寫著的:“禁止入內”,他把“入內”讀成了“人肉”……
到了四歲,認字這點能力已經可以被他利用了。姥姥帶風風回老家玩,為了不讓他覺得無聊,每天都會帶他去不同的老朋友家玩,這些人家裡一般總會有和他大小差不多的小孩子,他很高興又有了這麼多新朋友。
有天才六點多,他又要去玩。姥姥逗他:“我告訴你一個小妹妹家,你自己去吧,我累了。”風風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忙答應自己去。“4號院9號樓2單元4樓東邊”姥姥報出一串帶數字的地址。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所謂的早期教育(2)
風風想重複一遍,但發現自己沒記住。靈機一動,他對姥姥說:“你寫到一個紙上吧,我拿著紙就行了”。姥姥好奇了,想知道他究竟有沒有能力找到,就真寫了張條子遞給他,並偷偷跟在身後“監督”他。憑著小條,風風果真找到了小妹妹家。
以後,我經常把急需的油鹽醬醋或瓜果蔬菜列成一張單子,他拿著清單可以替我到樓下的超市購物。
隨著識字能力的提高,四歲的風風已經可以單獨閱讀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們看的少兒故事書了,在別的孩子需要媽媽講故事的時候,他已經想看什麼就看什麼了。從故事下手,之後是少兒百科知識,再之後是《論語》,隨著理解能力的加強,他的閱讀能力也在一點點進步。
在看什麼書上,他有相當的自由,我很少去幹涉他,只是給一些建議和指導。所以他看得書很多也很雜,從童話到兒歌,再到百科叢書,軍事畫報……,他對什麼有興趣,我就買什麼書給他。成套的書他也有很多,《皮皮魯全集》、《馬小跳全集》、《哈利。波特全集》、《貓武士全集》……。只要是適合孩子身份的書,我認為都應該大力支援,書是孩子最親近的朋友,讓孩子養成看書的習慣,透過閱讀,可以幫助孩子更健康地成長。
教他英語更簡單,從他幾個月大,我就放英文歌給他聽,再大一點,就找全英文的動畫片給他看。小學之前的風風很少看國產動畫片,但英文版的《海蒂》、《小紅帽》、《白雪公主》……,他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三歲之前是孩子語言發育的敏感期,這個時期多聽多看多接觸,可以為今後語言學習打下基礎。忘了在哪本書上看過:你想讓孩子今後掌握幾種語言,就在三歲之前讓他聽幾種語言。
我們沒系統教過他口語,雖然我們都是英語專業畢業的,但當年有限的學習環境會讓我們殘留一些口語發音不精準的毛病,我們不想把這些再傳繼給孩子。靠多聽多看,風風之後的語感很好,不少教過他英語的老師都誇獎他,說他的發音很準,有語言天賦,而每次的英語考試對他來說都很輕鬆。
在他三歲之後的一段時間我只是晚上去教室看孩子們上課,白天有大量的時間在家,所以從三歲到七歲上學之前這四年裡,除非我出差了,風風一般很少上幼兒園,他在幼兒園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一年。他的早期教育基本都是我們自己來完成的,我負責他智力和情商方面的開發,爸爸負責帶他強身健體。我們有很多機會讓他跟同齡的孩子接觸,每天傍晚他都到廣場上跟別人小孩子一起玩,而週末我們會帶他到親戚朋友家找年齡相仿的孩子,所以他從沒有出現有的家長擔心的不合群、性格孤僻的現象。
由於從事過一段時間早期教育,也有機會去各地學習交流先進的教育方法,我對蒙臺梭利博士創立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