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棣說得高興,可又道:“徐景昌,這一次的黃金案子,牽連那麼多官吏,朕趁機肅清吏治,不是挺好的事情嗎?你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你是打算庇護朝臣,還是另有所圖?”
徐景昌笑道:“陛下,臣一向是為了大明……您也該看出來了,對外用兵的事情,難逃朝廷出力,將士受損,文臣富商得利的局面。這可算不得什麼好事,陛下要想能時常對外用兵,能得到全天下的支援,就必須協調好各方的利益,讓大傢伙都有好處可拿。而且還不是簡單的賞賜,不然總歸逃不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局面。”
朱棣聽著,面上含笑,“徐景昌,你的意思是這事還要聽軍中諸將的意思,對吧?”
徐景昌道:“確實需要聽將領們的看法。但是更要關心普通將士……臣的意思,凡是海外部署,參與作戰,需要給他們三倍俸祿,而且還要規定部署時間,如果出現死傷,必須有豐厚的補償……這些事情都要兵部擬定,五軍都督府也要參與,最後由陛下核准。”
朱棣點頭,“你說的很對,唯有如此,才能對得起將士們的付出……只是朕想不明白,如果真的這麼安排,朕要對外用兵,又能調動多少兵力?會不會往後都別想打仗了?”
徐景昌哈哈大笑,“怎麼會這樣,陛下只要稍微規定一些適用範圍就行了。”
“你的意思是?”
“比如說安南,遼東,大漠,西域……這些地方都算是中原故地,而且陸上連線,對這些地方用兵,那是大明將士的職責所在,誰敢叫苦叫累,違抗軍令,自然以逃兵論處。但如果涉及到了倭國,還有海外諸國,什麼爪哇、天竺、大食、波斯,還望陛下能體諒將士的艱難。”
朱棣默默聽著,道理上沒錯可這話豈不是說,沒法對什麼爪哇、天竺用兵了、
“徐景昌,你的意思,是朕要小心用兵,不用好高騖遠?”
徐景昌搖頭道:“不是啊,臣的意思正規兵馬不能出國,可以讓那些大戶想辦法啊!”
朱棣詫異,眼珠子瞪得老大,這是什麼主意?
“陛下請想,這就跟女真兵馬一樣。他們更鬆散一些。只要規定清楚,這些人出國才能得到兵器鎧甲,而申請回國,必須有相應的條件,還要上繳兵器……他們沒法在大明添亂,到了海外,隨他們怎麼折騰,就跟朝廷沒關係了。”
“臣斗膽言說,這對外用兵,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就算一次打贏了,對方也只是暫時臣服。朝廷能承受一次兩次大戰,不能承受沒完沒了的襲擾。而能對付這些襲擾的,只能是同樣的小股兵馬。這一次這麼多豪商大戶牽連進來。陛下固然可以盡數誅殺,肅清吏治。但如果能把他們斂財之心,引導到開疆拓土之上,或許能有不一樣的奇效。”
朱棣默默聽著,當徐景昌說到這裡的時候,他也不能不心動了。
過去朱棣最難受的就是自己一心向前衝,結果所有人都在拖後腿,而今天卻是拉著所有人下水,大傢伙一起來幹一件事,毫無疑問,成算會增加許多。
而且徐景昌講得也很有道理,就拿漠南的情況來說,朝廷屬實能打一次兩次的大戰,不管幾萬人,十幾萬人都行。
唯獨扛不住的就是日夜不停,襲擾不斷,每天鈍刀子割肉,那個實在是太難受了。不光損失巨大,而且沒完沒了,會極大影響軍心士氣。
徐景昌在漠南的佈局,就是用大量的農場牧場民兵,去對抗小股襲擾。然後透過商貨貿易,得到一些蒙古部落的兵馬,讓他們維持地方安全。
只要安穩了,就能做生意,只要能做生意,就有了共同利益,然後就可以坐下來談……幾十年,上百年,一代人兩代人,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家人。偌大的華夏,也就是這麼來的,沒有什麼取巧的辦法。
徐景昌和朱棣商議妥當,隨後到了第二天,朱棣就召見幾個國公,進行了商討,隨後朱棣下發了五軍都督府的公文。
目前水師船隻要用在下西洋上面,能抽調出來的不多,只有二百艘船。
能用在登陸作戰的將士也不多,只有區區三千五百人。
而且由於不瞭解倭國風氣,五軍都督府方面認為需要派人去進行全面調查,大約需要三年準備時間。
總結起來,船不夠,兵沒有,計劃暫無……反正你們自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