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且丈夫怎麼願意把兒子交給老爹啊?這不合理啊!
黃夫人沒反應過來,可有些人已經想通了,這是要佈局下一代人了。
作為徐景昌的兒子,徐府嫡系,徐顯忠這小子的未來,簡直不可限量啊!
其實從嫡長來說,徐輝祖那一支才是徐達嫡系,而且他還繼承了魏國公爵位,更是地地道道的大宗。
但凡事都有例外,徐增壽拼了命掙來了定國公爵位。
徐景昌不光把定國公發揚光大,還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
勳貴之首,百官之首!
這時候誰提到徐府,提到中山王,嫡傳子孫,必然是定國公這一脈。
而且徐景昌這傢伙滑不留手,一肚子心眼子,不從下一代人下手,也沒有別的辦法不是……
徐景昌已經意識到了,一定要嚴防死守,不能讓外面的壞人得手。
姚廣孝倒也不著急,他還是去主持九卿議政。
“少師,這裡有增設兩萬三千海軍陸戰隊的提議,本是定國公確定的。”
“這裡有一筆擴建武學的開支,需要七十八萬兩。”
“朝廷要改革宗室,設定九等爵位。”
……
幾位尚書不斷拿出政務,向姚廣孝通報。
老和尚拿著,一份份瀏覽,看了一會兒,突然揉了揉酸脹的眼睛,嘆了口氣,“快八十的人了,縱然有心,精氣神也跟不上了。現在的政務又是這麼多,老衲就有些應付不過來了……譬如說這個海軍陸戰隊,兵部說要挑選良家子弟,從西北邊軍調撥……這些人可是合適嗎?”
姚廣孝嘴上說老糊塗了,可思維依舊敏捷……他看過徐景昌有關海軍陸戰隊的規劃。這是一支非常特殊的兵馬,由於他們作戰範圍在海外。這裡面就有個問題,當真需要直接抽調邊軍?
需要良家子弟嗎?
老衲怎麼覺得,加上些海外蠻夷更加方便啊!
這還只是軍務的事情,姚廣孝很有經驗,至於其他幾項政務,他就不甚了了了。
姚廣孝看了看這幾個翰林出身的尚書,心中冷笑。
你們這是欺負老衲上了年紀,精力不濟啊!
果然,徐景昌那小子沒錯,有些時候,不算計這幫東西,他們就不知道天高地厚。
“朝政如此複雜,老衲力有未逮,定國公又請假了,屬實需要仔細思量才是。”
聽姚廣孝這麼說,楊士奇、楊榮、胡廣、金幼孜等人,紛紛心中凜然,這是要遞補通政使嗎?
姚廣孝都放棄了,那就只有從九卿重臣當中選拔了。
究竟誰才能宣麻拜相?
眾人一下子都熱切起來。
又是五天過去,朱棣終於捨得主持朝政了。
可就是短短的日子,朱棣鬢角白髮多了起來,根本遮掩不住。皇后病重未愈,對他傷害很大。
“朕並非不知道國事為重,無奈夫妻之情,數十年相濡以沫,等閒豈可拋之腦後?現在國政繁雜,一時間也難以理出個頭緒。急需能臣幹吏,分擔政務,諸卿皆是朝中棟樑,有什麼妙法,可以上奏?”
朱棣看了一圈,除了姚廣孝,其餘幾個都低下頭,不敢輕易回答。
“少師,你有什麼高見?”
姚廣孝道:“陛下,老臣重新出來,才幾天下來,就心力交瘁,難以招架。朝政複雜,遠非當日可比。現在老臣只有兩個辦法,其一,就是挑選賢臣,繼任通政使,或者安排幾位重臣,一起主持通政司,讓他們來平章政務。”
朱棣沉吟道:“這不就是唐宋的群相嗎?少師是要把通政司變成政事堂?”
姚廣孝忙道:“這個老臣倒是沒有想那麼多,如果不方便增設通政使,那就只有徹底拆分六部,把朝政仔細拆分,每人負責一部分,然後眾臣共議朝政,或許可以減輕負擔。”
朱棣依舊眉頭緊皺,並不滿意,“少師,恢復宰相,這是太祖皇帝不答應的。而拆分六部,也是古往今來,並沒有過的事情。前面也只是說增加尚書和侍郎的數量,這兩個辦法都談不上好啊!”
姚廣孝道:“屬實如此,但兩害相權取其輕,朝政耽誤不得。”
朱棣想了想,依舊搖頭,“還是不妥,朕不能輕易答應。”
姚廣孝道:“陛下,要不這樣,下旨讓重臣入朝,共同商議此事吧。”
“你說的重臣是誰?”
“自然是原吏部尚書蹇義、禮部尚書黃觀,戶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