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武英殿之中,群臣都在聽著……坦白講,徐景昌這份人名單,有點讓大家出乎預料。
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原來北平都司,下面一大堆的衛所,還有指揮使,指揮僉事等等將官,悉數裁撤乾淨,只保留八個邊防千戶,加上五千騎兵,一共一萬三千人。
這個下降幅度,實在是太驚人了。
甚至都有人疑惑,這點人能不能夠用?
其實在徐景昌看來,邊防完全不需要把那麼多兵力堆在第一線。
緊要的地方,安排千戶固定守禦,比如喜峰口、古北口、居庸關等等……然後安排一支機動力量,日夜巡邊,也就夠了。
關鍵是接下來的兩道防線……其一祭祀改革之後的農場,要選拔出一批民兵,護衛農場,如果遇到了小股蒙古人入寇,他們需要投入戰鬥,並且及時通知周圍的官兵。
如果是蒙古人大舉入寇……這就需要明軍的情報系統,提前瞭解情報,及時預警。
在北平、保定、天津、山東等地,要保留一批精銳的禁軍。
平時在內地駐紮,減少開銷,遇到了戰事,及時動員,投入戰鬥。
這種方式無疑會減輕國防壓力,也用不著那麼多民夫運輸貨物……徐景昌還建議要在所有人馬的駐地周圍,劃撥出專門的土地,充當軍屯,鼓勵士兵靠著雙手,解決補給的問題。
總而言之,徐景昌是真正用心,減輕開支,絕不是一時興起,胡亂裁撤。
朱棣看完之後,笑呵呵道:“諸位卿家,你們有什麼看法?”
夏原吉站出來道:“啟奏陛下,臣也估算過,如果按照定國公的設想,光是北平一地,每年田賦將增加十八萬石糧食,榷場增加的稅收何止百萬,每個農場又能提供許多餘糧。養兵數量也大大下降……如此一來,屬實是國家之福,社稷幸甚,百姓幸甚!”
朱棣含笑,“沒錯,朕早就看出來了,定國公是難得的人才,有智謀有手段,堪稱朕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只是這一次北平要調整這麼多,唯恐會有疏漏,朕打算北上巡邊,你們意下如何?”
又來了!
朱棣完美詮釋了什麼叫賊心不死。
蹇義慌忙道:“啟奏陛下,定國公已經把一切料理妥當,臣以為陛下不必一定北上。”
朱棣笑道:“也不能這麼說吧……他要開恩科,這事可不是他能做主的。”
蹇義慌忙道:“啟奏陛下,恩科事宜,大可以讓禮部黃尚書北上就夠了。”
黃觀也只能站出來,“啟奏陛下,臣願意代勞。”
朱棣眼珠轉了轉,又道:“定國公也老大不小了,對了,黃卿家,你們不是定親了嗎?朕還想湊個熱鬧,喝杯喜酒!他們是在北平辦婚事吧?”
黃觀無奈道:“陛下,臣和徐家商議過了,先讓他們在北平辦個婚事,就在英烈祠堂。然後回應天,再辦一次。陛下有意加恩,臣等感激不盡……等定國公回京,勢必叩謝天恩。”
朱棣的企圖又被擋了回來。
這可把朱老四氣壞了,什麼藉口都不管用了,朕想走出應天,怎麼就這麼難!
朱棣看了看這幫朝臣,所有人都低下頭,神遊天外,根本不想多話,朱棣大呼無奈。
只能匆匆結束了朝會。
回到了後宮,他就憤怒咆哮。
“朕這是怎麼了?竟然成了犯人不成,只能困在這個皇宮?朕要去北平,去看看原來的燕王府,在自家住一段時間,就不行了?朕還是不是大明天子?”
徐皇后眉頭微皺,“陛下,你就別給朝臣添亂了。天子聖駕北上,開銷屬實太大了……當年皇考登基之後,也沒怎麼出京,都是在宮中處理政務,你也跟皇考學學啊!”
朱棣黑了臉,“我能跟皇考一樣嗎?皇考早年那是走遍了淮西各地……我才去了多少地方?而且這幫人把我困在應天,什麼都看不見,只能聽他們說,要不了多久,就把朕變成建文了。”
朱棣瘋狂吐槽,徐皇后也是無奈,任憑你怎麼說,沒有適當理由,你也不能動身啊!
可就在這時候,朱老三來了。
“孩兒拜見父皇和母后。”
朱棣心情不好,冷哼道:“有事就說,沒事你就退下去吧。”
朱高燧尷尬了,“父皇,孩兒是想問問,英烈祠堂落成,要祭祀外祖父中山王,邸報這邊,是不是要專門刊發一些文章?孩兒準備了一些,父皇要不要過目?”
朱棣深深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