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徐景昌安排幾個御史去了西南,著重瞭解西南土司的情況……看著這些人陸續送回來的風土民情,徐景昌真的很驚訝。
因為在這些地方,最多的寺廟就是武侯祠,時至今日,西南還有武侯錦,諸葛僮錦的稱呼……各種傳說,更是不絕於耳,說什麼武侯教導當地百姓,治療瘟疫,建造城邑等等。
一個人能經得起十年的考驗不容易,一百年的考驗更難……如果過了一千年,這人依舊是神,那大機率就是真正的偉大。
畢竟大浪淘沙,能經得起檢驗的,當真寥寥無幾。
徐景昌也是見西南百姓依舊推崇諸葛亮,他才翻出史料,想要仔細研究,看看自己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諸葛丞相,到底做了什麼……
等徐景昌翻閱各種史料之後,他不禁要感嘆一聲,武侯格局,超越世間何止千年!
當真有種想要跪下,頂禮膜拜的衝動。
這不是胡說的,因為就算穿越者,拿著千百年的經驗回去,也不定有諸葛亮做得好。
丞相征討南中,對於那些反叛嚴重的,堅決打擊,毫不留情,又安排親近蜀國的大族戍守地方……這些還都是常規操作,只能說名臣的水準,不算出格。
到那時接下來丞相的操作就來了,他見西南的氣候適宜,就推廣蜀錦,引導南中百姓種植桑樹。
這下子可就不得了……因為西南的那一邊,地形崎嶇,道路艱難,就算種出了糧食,也運不出來。
傳統農業,屬於得不償失。
可問題是偌大的蜀漢,就靠著巴蜀那點地方行嗎?
南中的開發,勢在必行。
所以諸葛亮給出了南中的選擇……種植桑樹,生產價格高,便於運輸的蜀錦……這一下子,就把看似荒蠻的南中之地,變成了財賦之所,軍費供應之地。
等於變廢為寶了。
丞相拿著蜀錦,向吳魏兩國販賣,賺取鉅額利潤,維持軍費開支,這才能不斷北伐,還能保持國中民生。
所謂軍資所出,國用富饒。
就連曹丕都要拿蜀錦,賞賜給藩屬,作為國禮。
所以說,單純看史料人口錢糧的資料,會覺得蜀國是三國當中,最差的一個。丞相治國,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甚至不斷有奇談怪論,驚人之語。
可是當仔細研究之後,就會發現,諸葛亮已經鼓搗出了一套新的模式……一種以工商為主的模式。
毫不誇張講,彼時的蜀國,絕對是三國之中,動員能力最強的,不然也沒法連續北伐。
如果給丞相足夠的時日,北伐中原,並不是夢。因為以工商業為主的國家,攻打農業為主的國家,這是降維打擊。
這事最諷刺的還不是大漢沒有再次中興……而是後世朝廷,歷經一千多年,竟然沒有仔細研究過丞相的治國方略!
提到武侯,就像唸經一樣,說什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親賢臣遠小人……諸葛丞相留給後人的財富不是這個,而是怎麼因地制宜,變廢為寶,開發蠻荒之地,拓展財源,壯大國力。
徐景昌已經給幾個御史下令,讓他們仔細研究西南的情況……看看能不能複製諸葛丞相的成功?
重新恢復蜀錦!
還有大舉下西洋之後,急需大量的桐油,火器用多了,豬鬃刷子也很高貴……還有,西南有沒有重要的礦場……看看能不能開發出金銀銅錫……
光是知道守著那點田畝,能有什麼出息?
如果只是挑選能耕種的土地,那中華就永遠困獸在東亞這一片,根本走不出去。
另外,如果只是會靠著武力,那也沒法做到長治久安。
人家諸葛亮南征一次,此後千百年都蒙受丞相恩澤,這是什麼神仙水平,要打仗就要這麼來!
而且研究了諸葛丞相的治國方略……如何經營漠南之地,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首先第一條,無論如何,也不能把漠南視作蠻荒之地,不能覺得可有可無……
“如今朝堂諸公,只怕也沒有幾個能跟諸葛丞相比的,都一千多年了,真是沒出息!”朱高煦恨恨說道。
徐景昌倒是很淡定,“首先,諸葛丞相那是千古奇才,後人趕不上,理所當然……更為重要,趕不上就要學啊!可我們這些年在弄什麼啊?我們的學堂教的是什麼?就算想學這些,也要有人肯教,學成了有用武之地啊!”
“哼!我真恨不得砸碎了孔子像。”朱高煦哼道:“我早就看這幫窮酸不順眼了。最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