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誨,自然人人皆可用心體會,我所言不過是我的想法而已……倒是定國公,你有什麼高論?”
你小子接招吧!
徐景昌笑道:“我只有些愚見而已,談不上高論。我只知道承認了大元正統,大元天子有恩百姓……天下喪亂,乃是韓山童、劉福通等人的原因。太祖皇帝是被迫捲入,為了救民,才起兵奪得天下。既然如此,那太祖皇帝起兵北伐的時候,為什麼要說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沒有大元失德,為什麼太祖皇帝不把江山還給大元的君父?”
徐景昌淡淡一笑,又看了看其他人,“僕才疏學淺,年紀又小,還請諸位大人,誰來教教我!”
這一番話,不敢說是石破天驚,也是天塌地陷了。
壞了!
徐景昌把殿興有福的命門給捏爆了!
你說元朝是正統,對百姓有恩,天下大亂,是有居心叵測之徒乾的……既然如此,那朱元璋掃平了陳友諒、張士誠,接下來不該北伐,而應該還政大元皇帝啊!
畢竟元順帝還活著呢!
北伐大都,一統天下,就不是冒犯君父了?
殿興有福的核心就在於不是君父的錯,是野心家的錯,天下大亂,我是從各路豪傑當中殺出來的,從亂賊手中取天下,不是從君父手中取天下。
以此來說,我只是天命所歸,並非亂臣賊子。
所有的百姓,還要忠心大明,不要跟咱學……
就算你勉強認下了殿興有福論,這裡面的邏輯漏洞還是顯而易見的。
大元皇帝沒錯,你朱元璋就不該取而代之,身為忠臣孝子,你該替大元皇帝掃平天下啊!
可事實上大明朝最後可是發動大軍北伐,從君父手裡搶奪天下的!
這就是自相矛盾之處,任憑你怎麼解釋,也不可能圓滿。
不過事實又告訴我們,既然解釋不清楚,那就幹掉提出麻煩的人。
禮部尚書宋禮不得不站出來,疾言厲色道:“定國公,這是太祖皇帝的定論,你怎麼敢非議太祖?”
大理寺卿吳中也立刻道:“陛下,此事幹系太大,臣以為還是容後再仔細討論。今日實在是不合適。”
其餘重臣,紛紛出來諫言。
可就在這時候,有個人怒吼道:“沒什麼不合適的?正好聖人後裔也在,人也齊全,就讓我們這些武夫也開開眼界,挺好的!”
說話的正是成國公朱能!
隨後淇國公丘福也笑道:“沒錯,太祖皇帝到底說了什麼,我們也想知道。”
曹國公李景隆、長興侯耿炳文,勳貴這邊,紛紛開口。
講理我們不行,但是站腳助威還是可以的。
此時就連周王朱橚也挺身而出。
“陛下,皇考到底是什麼意思,關係到大明的根本,臣也很想聽一聽。”
隨後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紛紛站出來。
就連文官當中,也有人竄了出來,左副都御使陳瑛躬身道:“陛下,鄭鴻臚所講和定國公所說,確實大有出入,如何領會太祖深意,容不得半點含糊,不如讓他們兩位講清楚吧!”
勳貴、宗室、還有文臣,雖然只是個陳瑛,但也足夠了。
朱棣頷首,“殿興有福之說,朕也略知一二,徐景昌,你先說說你的看法吧,讓大傢伙都聽一聽。”
徐景昌笑呵呵點頭,“陛下,當年子路問孔夫子,衛君待子為政,子將奚先?孔夫子說:必也正名乎!臣以前也不懂,可現在想來,夫子的話,不愧是微言大義,深不可測。”
眾人聽他破題,都不由得皺眉頭。
好你個無恥的徐景昌,這時候又把孔夫子拉過來,你也太不要臉了。
可徐景昌混不在意,繼續侃侃而談,“所謂正名,不是一般的務虛,不幹正事,流於清談。夫子講的正名,對治國來說,就是講,這個國家從何而來,如何定位,為政舉措,該傾向於何人……就好比今日的金殿,有宗室、有文臣、有勳貴、也有黎民。大傢伙身份不同,心思各異,做事的方法也不相同。放在國家上,就是大明和其他朝代一不一樣?我們是秦朝那種,一掃六合,統一天下嗎?還是漢朝那種,起自布衣,又或者如隋唐一般,起自武人?”
“把這事情講清楚了,才能說明白,這個國家到底是誰的,為政該傾向於誰……不然的話,我們大明,還要和趙宋、大元一樣嗎?”
瘋了,徹底瘋了!
徐景昌憋了這麼長時間的大招,今天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