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至今日,可稱神劍者,唯有劉家港外的大明水師……這可是朱棣自登基以來,就籌備的一支龐大艦隊。
在鄭和的督促之下,船隻充裕,水兵兩萬,全都是精銳中的精銳,沿海南下,直取安南,正好揚威異域,為這一次的邊民受損報仇。
勢必要讓安南付出代價。
徐景昌提出了方案,奈何朝中諸公,竟然沒有一個人相應。
尤其是兵部尚書劉儁,更是萬般鄙夷。
“以水師討伐安南,若是安南人馬退入內陸,避而不戰又能怎麼辦?更何況海上風高浪急,勞師遠征,後果難以預料。讓水師出動,不能傷敵,反而自傷,根本懲罰不到安南胡朝逆黨,兵部萬萬不會答應。”
徐景昌也哼道:“兵部不通水戰,也不懂大明邊防安危,如此糊塗,怎麼能捍衛大明的利益?”
劉儁切齒咬牙,別看你徐景昌是定國公,他好歹也是朝廷重臣,六部尚書,兵部可以排名第三,豈容你羞辱小覷!
“此事也不必在這裡爭論,大可以懇請聖裁!”
劉儁說完,轉身就走,不屑於和徐景昌廢話。
而徐景昌也不客氣,轉身回府,他也需要擬定個詳細的計劃……
通政司會議不歡而散……朝臣這邊普遍支援劉儁的想法,認為安南竟然敢侵佔大明疆土,殺害大明邊民,就必須出兵,而且是從陸上出兵,痛擊安南。
或者乾脆一點,就把安南吞併了。
當初是趙宋沒出息,放任安南自立,才有了今日的禍患,如今收復安南,正當其時。
朝堂上下,盡是鼓譟出征的聲音。
而且很多人還不約而同提到了儒家宗法……他們認為大明就是天下的家長,陛下就是四夷的君父,現在孩子不聽話了,就要嚴懲不貸,以儆效尤,給其他藩屬打個樣出來!
這幫人的舉動,只能讓人聯想到四個字:反攻倒算!
而且一直支援徐景昌的邸報,也羞答答在二版和六版刊登了幾篇短文,大意也是支援出兵嚴懲,只不過怎麼出兵,需要商議。
相比起這些人的鼓譟,徐景昌則是徹底安靜了,他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連就是三天,苦心思索應對的方案。
等到了第四天,朱高熾都坐不住了,直接殺了過來。
“賢弟,壞事了,張輔上書了!”
徐景昌聽見朱高熾大呼小叫,也不得不把房門開啟,請他進來。
“你嚷嚷什麼啊,天塌不下來!”
朱高熾急赤白臉道:“我跟伱說,這回你可不能大意了,張輔已經上書,他擬定了一套詳細的進軍方案,父皇看過之後,十分讚許,而且他有意讓成國公為主將,張輔給他當副手,一起出徵安南。”
徐景昌一怔,朱能和張輔?貌似好像在哪本看過,朱能就是這一次出兵染病死的,然後張輔打安南,立下了赫赫戰功,才升到了英國公的位置。
張輔他爹張玉,絕對是朱棣最心腹的愛將,追隨他起兵靖難,如果不是中途戰死,勳貴的第一人,非張玉莫屬。
而張輔本身也頗有韜略,在年輕一代裡面,算是佼佼者。
朱能等人沒有上書,那是給自己一個面子,張輔上書,從某種程度上,就代表了勳貴的態度,他們想要借安南胡朝的人頭,給自己增添一點軍功,畢竟靖難過去了兩年多,大傢伙都靜極思動,不打仗勳貴還有什麼前途!
“表弟,我仔細權衡過了,無論如何,也不能從陸上出兵,開支太大,應天起運一百石糧食,能送到雲南的不足三石,送去安南,只怕連一石都沒有。要不這樣算了,讓成國公和張輔領兵,坐著鄭和的船隻,前去安南,你看怎麼樣?”
徐景昌詫異了片刻,笑道:“殿下這個想法確實不錯,但此事只怕是行不通。”
朱高熾怔了怔,也明白過來,苦笑道:“堂堂國公,怕是不甘心啊!”
徐景昌也暗暗嘆口氣,水陸之爭,在哪裡都會有的。
勳貴反對水師出擊,也有很現實的考慮。
如果往後的戰鬥以水師為主,他們豈不是成了擺設?
這幫人怎麼會甘心?
朱高熾急得冒汗,“我說賢弟啊,現在怎麼辦?文臣武將都主張打,民間也議論紛紛,你再讓我拿那個四階段戰術,只怕也不管用了。”
徐景昌微微一笑,“其實吧,也不用擔心,我這幾天也是擬定了一個方略。”
“方略,什麼方略?”朱高熾驚訝道:“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