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西洋的官方通商,都是內廷的衙門,直接隸屬於司禮監。當年黃錦正是因為在製造局差事辦得好,才被嘉靖提拔進司禮監的。
也算他福氣大,前腳離開江南,後腳倭寇就來了,叮呤噹啷一打仗,市舶司的商船出不了海,大明朝那廣受歡迎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也無法變現,光這一項損失一年少說在千萬兩白銀以上。
“朕也是痛定思痛啊。”嘉靖帝一臉追憶道:“當年海上暢通的時候,咱們大明花錢如流水,卻從沒窘迫到今天這個地步……朕的寢宮,還有京城的城牆至今沒錢修;地震了,還得借大戶的銀子賑災。”
“國家沒有錢,但這些事情不能不辦,朝廷就得給百姓加徵賦稅,朕聽陸炳說,有些省份已經把賦稅徵到了嘉靖四十年!寅吃卯糧,卯吃辰糧,總有無糧可吃的一天。”嘉靖帝滿臉期盼的望著黃錦道:“為什麼這樣呢?就是因為市舶司的貿易停了,製造局的羅綢緞都壓成了山,只能看著一天天陳舊長毛,卻換不來錢,你說該怎麼辦?”
“重開市舶司。”黃錦還能說什麼。
“朕很看好你喲。”嘉靖一臉欣慰笑道:“把這個差事辦好了,將來李芳退了,他的位子就是你的。”
“謝主子。”黃錦快愁斷腸子了,面前卻還要滿是感激。只是他也知道醜話還得說在前頭,以免以後難做:“不過……海上都是海盜,咱們的船出不了海,奴婢乾的再好也是白搭啊。”
“放心,俞大猷的水軍建成了。”嘉靖道:“朕給他下一道旨,全力給你護航。”說著眨眼笑笑道:“而且朕會重新派個杭州知府,到時候你遇到困難就去找他,他一定可以藥到病除。”
“哪位大人這麼神?”
“現在不能說。”
第三二八章 春闈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這首詩的名字叫勸學,是一首廣告詩。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其作者名喚趙恆,職業是一位皇帝。這位皇帝透過描繪出魚躍龍門一夜暴富、光棍娶妻等裸的誘惑,大肆宣傳他們家的科舉。為的就是讓天下人為他們家的科舉而瘋狂。
但廣告畢竟是告,光誇大療效,卻不說這一條多麼漫長而痛苦的路。事實上,科舉考試是地地道道的萬中選一,且不說中進士,單說要成為算是初步成功的舉人,需要經過三級童生試,錄取率是三千分之一,再經鄉試及其預備科試,錄取率是二百五十分之一。當然因為可以重複考試,實際淘汰率要降低許多,但‘十萬中選一’的錄取率還是有的。
有道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場搏殺何嘗不是如此呢?
就算那些殺圍的幸運兒,哪個不是付出了及其沉重的代價呢?他們從一個小小蒙童,寒窗苦讀後,參加層層淘汰率驚人的考試,想要最終考中進士,平均需要三十年時間。
三十年啊,足以讓一個奶聲奶氣子,變成鬍子拉碴的猥瑣大叔,人生中最美好、最寶貴的少年、青年時代,就這樣蹉跎而過,代價不可謂不沉重。
但就是這樣殘酷地現。依然無法阻擋這個社會對科舉地膜拜。幾乎所有地人家。只要有條件都會讓子弟讀書。參加這希望渺茫地科舉只因為在大明朝。想要當官。別無他途!
嘉靖三十五年二月。經過年來地層層選拔。又產生新一批地舉人。和往屆地落第舉子齊聚京城準備參加三年一度地禮部會試。向科舉考試地最後一道關卡。發起新一輪地衝擊……雖然考中舉人。便等於躋身統治階層。能謀個一官半職一輩子衣食無憂、受人尊敬、老有所養。已經可以算是成功人士了。但要想飛黃騰達。過上那種‘黃金屋、千鍾粟、顏如玉’地頂級生活考進士是不可能地。
了能充分適應京城寒冷地氣候。做好考前準備。各省舉子們一般都會在年根前後趕到京城。會試成績三月出來所以他們至少需要在京城呆上至少三個月。
兩京一十三省。四千五百名考生。每個舉人老爺都有三五名甚至十幾名不等地隨員。
一下子一兩萬人湧到京城。住宿變成了首要解決地問題。客棧當然是棲身地主要場所。精明地商人們也自然不會錯過這個黃金商機。除了原先地客棧之外。他們提前將貢院附近地房產租賃下來建成臨時地旅館。這些旅館在會試幾個月裡必定爆滿商人們賺夠一年地錢。
即使那些遠離考場的客棧,為了招攬考生會臨時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