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門口驗明正身進去,便如其他人一般,坐在地下,解懷脫鞋……當然不是要耍流氓,而是準備被搜身。
因為科舉是當官唯一的途徑,當了官便會有權力金錢美女地位,所以雖然歷代查禁很嚴,卻依然會有少數考生,不顧名節和為學之尊,想盡辦法去作弊,其中‘懷挾’便是屢禁不止的一招。
說通俗點便是夾帶,主要是夾帶一些用蠅頭小楷寫成的經書,還有程朱的註釋,也有請人在外面寫好的文章,同樣用小楷寫在紙片上,名曰小卷,隱匿在身上或考籃中,帶進考場去。
一旦材料帶進去了,事情便好辦了。因為鄉試考試是在號舍中,也就是每人都在單獨的小房間裡,答卷吃喝睡覺,縱使有人看著,三天時間也總能找到翻書作弊的機會。
於是朝廷規定,搜檢懷抰官每次一場考試入場前都要進行搜檢,搜檢官要將問題考生的姓名記下來,並將其揪出場,不許再考。
所以在入場之前,都要進行嚴格地搜身檢查。尤其是到了本朝,老朱皇帝首次制訂了嚴厲的懲罰制度,被查出的考生要在考場外‘枷號—個月’,拘押期滿後‘問罪為民’,也就是取消學籍,這輩子別想再考了。
但就像屠刀殺不盡貪官一樣。老朱皇帝地嚴懲。也無法讓心術不正地考生望而卻步。懷挾之風難禁。朝廷只得一次次重申加強搜檢。加重懲罰力度。
沈默想起自己上輩子高考。監考老師都會在開考前扯一嗓子:‘把一切與考試有關地東西。都放到前面來!”卻也不會讓考生解開衣服。仔細搜檢。不禁暗道:‘萬惡地舊社會啊。’
正在胡思亂想間。便聽見裡面高聲喊道:‘準備搜檢!’只見一群品地官員。帶著搜檢軍到了巷子裡。
“十人一行貼牆站好!”隨著搜檢官一聲令下。眾考生便紛紛起立。光腳穿著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