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哥費事……”
沈全看著沈瑞;笑道:“瑞哥兒倒是對瑾哥兒有信心。不過也說不準;瑾哥兒鄉試、會試成績這這裡擺著;三鼎甲是跑不了的……”
話音未落;就聽門口有人道:“三哥真是太高看我了……”
沈瑾來了;正好聽到後半句。
沈瑞站起身來;兄弟幾個見了;重新落座。
沈全見沈瑾眉眼之間帶了抑鬱與疲憊;只當他擔心明日殿試;開解道:“你會試排在第二;殿試總不會落到前十開外;最差也是二甲第七;還擔心什麼?難道還死心眼只盯著狀元之位?”
沈瑾搖頭道:“三哥誤會了;我沒只盯著狀元。就是這幾日讀書讀得乏了;有些心累……”
沈全道:“再累也就剩一天了;我與瑞哥兒兩個還不知要熬幾年呢;想想都頭疼。”
沈瑾道:“不過是三哥與瑞二弟都耽擱了;要是下場;定也順風順水……
沈全擺擺手道:“那說的是瑞哥兒;我可沒有那樣底氣。”
沈瑾笑了笑;望向沈瑞;仔細看了兩眼;帶了擔心:“怎麼又清減了?就算是讀書勤勉;也要愛惜身體。”
沈瑞道:“我是長個了;身上有肉不顯。”
沈全在旁也道:“我娘之前見了瑞哥兒也擔心來著;每次留飯都要加雞湯;前兩天都給他補出鼻血了……”
沈瑾想起郭氏對沈瑞的關心;帶了感激道:“還是鴻大嬸疼瑞哥兒……
沈全與沈瑞兩個來探望沈瑾;是為他明日殿試加油打氣的;眼見他精神不好;便沒有久留;坐了兩刻鐘就尋了由起身告辭。
沈瑾親自送了出來;沒有提讓兩人去拜見鄭氏的事。
沈全見他知輕重;便將勸誡的話咽回肚裡;沈瑞則感覺有些複雜。要是沈瑾正經八百地鄭氏當成長輩;引沈全與沈瑞去拜會;沈瑞會覺得彆扭;這樣避開不提;也有些不太舒坦。
沈瑾要是恪守禮教;是個古板之人;就不會將已經出了父家的妾母接到身邊孝敬;可這樣的避而不提;也不像人之道。給人的感覺;很是矛盾。
沈全畢竟與沈瑾相伴長大;想到沈瑾的難處;道:“鄭姨娘本是良妾;就算當年扶正不成;也不該大歸;到了現下不上不下;讓瑾哥兒這般為難。”
沈瑞道:“若是鄭氏還在沈家;瑾大哥就能接到身邊孝敬了?”
沈全一怔;隨後搖頭道:“那要看源大叔那邊;要是源大叔進京;鄭氏是偏房;自然也要跟著;否則不過是庶母身份;夫主尚在;沒有依附嫡的道理
沈瑞道:“等到瑾大哥授官;是不是就能請封誥?”
沈全點頭道:“正是呢;先請得就是嬸孃的誥命……”
沈瑞沒有再說話;雖說在松江本地;嫡庶弟在族境遇天壤之別;可到了科舉仕途上;就要全憑成績說話;嫡出庶出反而沒有那麼重要;不過是被人雞蛋裡挑骨頭時嚼幾句口舌說什麼“小婦養的”品格有瑕之類的話。
當年孫氏臨死前留下的遺命;除了給幼多一重保障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用意?
讓一直“望成龍”的鄭氏沒了自己的兒;永遠享受不了“母憑貴”的榮光;是不是孫氏對鄭氏的報復?
沈瑞有些說不準了。
畢竟;沈瑾“記嫡”之事;雖使得沈瑞少繼承了一半產業;卻是徹底改變四房內宅格局;使得鄭氏失了“扶正”的底氣。要不然有沈瑾這個受張老安人長孫在;為了抬舉沈瑾的身份;張老安人肯定會力挺鄭氏扶正;就是沈舉人也要思量思量。
沈瑞尋思著;就聽沈全道:“自打嬸孃去了;四房的光景看著就不大好;之前不過是看著瑞哥兒在京裡;才沒有被人欺到頭上去;要不然別說旁人;族裡盯著旁人產業烏雞眼也不是沒有。如今瑾哥兒功名在握;總算是能支撐起來了”
沈瑞道:“大樹都是從內裡爛的;瑾大哥再有上進心;也是小輩。如今源老爺在揚州任上;還省了不少麻煩;要是哪一日心血來潮想要上京;瑾大哥的日就不好過……”
沈全道:“不能吧?雖說源大叔身上是教職;也是有品級的;怎麼會說舍就舍了?”
沈瑞道:“只盼著消消停停吧……”
沈瑞並非是得了南邊訊息;不過是對沈舉人的性格不放心罷了。沈舉人的教職;還是沈洲給安排的;當初沈洲是好心;才挑的人傑地靈的揚州;可卻是高估了沈舉人的人品。沈舉人有兩大毛病;好色與愛財;到了揚州做官;就跟老鼠掉在米缸裡;能忍著貪念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