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境,能讓他找到很多和他差不多的同伴一起玩耍。當初之所以想到要擇校,完全是從給小孩一個適合成長的環境的想法出發,一起玩耍的同伴穿著整潔、懂禮貌、興趣相投,這樣我們就放心了”。
但接受高質量的教育,所付出的代價絕對不菲。太多人為了讓孩子從生下來就受到更好的教育,往往願意傾盡所有。孩子上好的幼兒園就是為了能考上好的小學,上好的小學是為上好的中學,而好的中學意味著好的大學,上了好的大學,才有好的工作,孩子從小到大始終揹負層層壓力。但我們又該怎麼辦?今天,教育顯得比歷史上的任何時代都更為重要,而競爭也更為激烈。在“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決心背後,是一年數萬元的嬰幼兒教育經費的投入,絕對不比大學生所需的費用低。
孩子一旦呱呱落地,教育競賽已經啟動!
我不知道,20 年後,當瓜瓜長大後,大學的學費又會是多少,會是怎樣一個天文數字。電視劇《成長的煩惱》中,被邁克領回家的路克(由後來紅遍全球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扮演)在生日晚會上得到了西弗夫婦的一份禮物——一張大學學費存單。路克不由得動情地說:你們不用對我這麼好。麥基的回答是:因為你就是我們家的一員。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一、孩子,我養不起你!(5)
寶寶的教育金,你準備好了嗎?
財商小貼士
因為“嬰兒潮”,無論是早教市場、雙語國際學校,還是花樣繁多的藝術類課程,無不受到80 後父母的追捧。其實,為孩子安排過多的課程,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而直接催熱幼兒教育市場的原因,是因為父母工作太忙。在我看來,父母給孩子樹立多支援、
多表揚、多肯定、多欣賞、多自主、多選擇的養育環境,遠比“盲目”埋單,上各式各樣的培訓班重要得多。
我們的孩子都是“百萬寶貝”
根據我的估算,養育一個孩子到大學本科畢業,恐怕至少得花100 萬元,其中教育費用與養育費用各佔一半。不管在什麼階段,算一算每個月孩子都要花將近2 500 元,只是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花費專案罷了。而這些,還是以小學、中學都念公立學校,另外只讀一兩個藝術、語言培訓班來估算的。當然父母若收入高,可以讓子女小學、中學都念私立學校,從小請家教,寒暑假出國過夏令營,高中、大學到海外留學……但以這種方式培養一個孩子,花費恐怕不止200 萬元。
100 萬元高嗎?看你跟誰比較。若是跟全世界的白領精英家庭投資在子女身上的教育費用相比,這可能低於平均值。《經濟學人》的一篇調查專題顯示,早在2005 年,全球白領家庭子女的教育費用就已經超過每人30 萬美元。而據《華爾街日報》的計算,在美國,富裕家庭將一個孩子撫養到17 歲的最低開銷為80 萬美元,如果再算上私立學校等額外開銷的話,總開銷將增加到160 萬美元。
我曾與一位香港朋友聊天說起瓜瓜以後的養育費用估計為100萬元時,他的第一感覺是恐怕不夠,他告訴我恐怕漏算(或低估)了通貨膨脹的威力。他說,香港一對中產階級夫婦養育一個孩子的費用大概為600 萬港元。事實上,這個支出還漏算了一個很大的開銷——房產。在孩子出生後,為給孩子留出更大的活動空間,房子往往需要升級,二室升級為三室,三室升級為四室。若加上學區房費用,孩子的養育費用更高。而在房價一路上漲的背景下,為了滿足空間的需求,只能犧牲距離,住得離市區越來越遠,由此又催生對交通工具的需求。同時,孩子也需要更大的活動半徑,於是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在添了孩子後,決定買車。
這還不是全部。我有位朋友,他的戶口不在上海,妻子是上海的集體戶口,孩子出生後固然可以落戶在上海,但前提是必須在上海買房。對他們來說,孩子出生就意味著必須花上上百萬元來買房。
當然,大部分父母可將房產視為投資,而非花費,想到這裡,我們的心情可放輕鬆些。
與“招商銀行行長”(生女兒的父母)相比,“建設銀行行長”們還有個另外一筆“花費”——婚房。
中國的父母實在太好了,他們總覺得,按照現在的房價,剛剛走上社會的孩子們恐怕長時間內沒有能力購買自己的住房。而這也是“磚家”們所說的“丈母孃推高房價、父母為子女買房是推漲房價”的由來。
曾和一位生女兒的朋友閒聊,他笑著對我說,以後他女兒結婚,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