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戚斯龍的案子會很快有新結論。”
“可明天就是十月十日,故宮博物院八十週年紀念慶典,我擔心季雲生還有幕後人,他們也許特意丟擲了季雲生這張牌,以便干擾警方視線。”
“這是不言而喻的,他提到一個專家,這個人才是幕後的策劃者,我們對這個人還一無所知。”
“好吧,我回去,想先找到落衣屈死的那口井,也許會有新的發現。”
“我幫助你。不過……有個問題,能回答我嗎?”
“什麼問題?”
“她……很漂亮嗎?”
“誰?”
“叫落衣的女子,她……是個多年前的鬼魂,可好象對你有一種特殊的情結,或者,是一種難解難分的緣分。”
“漂亮?我都沒見過她的真容,先不談這些,好嗎?我現在想知道,上次傳給你的錄象,經過分析有什麼結果。”
“你看這個。”
唐聿晴說完,開啟駕駛臺旁邊一臺膝上型電腦。
“我現在就透過無線技術連線到國家刑偵總局機要檔案資料庫。我們的資料分析就在裡面。”
她熟練地接上了國家公安絕密系統檔案庫。
“二月十七日錄象非常奇怪,我沒能找到你提到的那口井的畫面,另外,你再仔細看一遍。”
我認真地檢視著夜視模式下拍攝的錄象,依舊是荒蕪的院子在月光下陰森可怕,一角屋簷和一棵大槐樹被靜止地攝入畫面。突然,畫面出現了一個黑色輪廓,沒有腿,停留在大樹邊,隨後戚斯龍魁梧的的身影進入鏡頭,將那個黑影包容,那個影子也擁抱了他,畫面露出慘白的一張臉,沒有眼睛,沒有鼻子,只有嘴巴的地方模糊一點紅色。我實在看不出什麼問題。
“和我以前看的沒有什麼差異。那個影子是落衣,一定是她。”
“你再仔細看一下戚斯龍的背影。”
“背影?”
“是的,雖然很黑暗,可他體型特徵是很明顯的,我現在將他的背影尺寸進行放大,並與警校記錄中戚斯龍的體形特徵資料進行對比。”
她邊調資料操作,一邊進行模擬分析。結果,錄象的截圖與儲存戚斯龍資料不匹配,電腦軟體提醒不符合,螢幕紅色閃光將我的最初判斷拋進五里雲霧。為什麼一直以為是戚斯龍自己攝製的帶子,還有他的二月十七日日記作為間接證據的事實,卻在國家刑偵總局的分析中變成另外一個人呢?……那麼他是誰呢?
第四十七章 怨靈的花轎
“不是戚斯龍,那會是誰呢?”
“不過從季雲生沒有找到這盤錄象看,這段影象一定包含著什麼秘密。我在想……”
“背影會不會是怨靈?”
望著唐聿晴天真好奇地注視,我說出了她的疑慮。可對這個邏輯分析,她表現出非常的期待。期待我進一步解釋。
“極有可能,落衣說怨靈是宋徽宗的仇恨怨結所積蓄而成,他的靈魂藏匿在畫上的金印中,後來被亡命前崇禎皇帝的一對孿生公主所食,從此那對遭到毀容慘死於井裡的女孩就成了怨靈的載體。可這個背影又是男人……又不好解釋。”
“也許我們不用猜測,只要搞清戚斯龍當時不是和女人擁抱的人,他在日記中描述的纏綿故事是虛構的,就已經足夠了,他實際是在被攝像者後面,帶子是他錄製的。”
我探過身,開始自己操作起電腦,將影象反覆看了幾遍,忽然,一個簡單的細節提醒了我,便將目光死死盯在畫面上的那棵樹上。
“聿晴,你能看出這是一棵什麼樹嗎?”
“看不清,冬末早春的數沒有葉子,天又這麼黑……”
“是槐樹。”
“你肯定?”
“落衣身上的槐花香應該是個線索,看來只要我們找到那棵槐樹,它的旁邊就一定有一口枯井!”
“為什麼這麼肯定?畫面上根本沒有出現井啊!”
“我的假設是,如果這個背影是怨靈,後面的無臉女子是落衣或者是公主中的任何一位,他們都是因井而死,那麼他們出現的地方就一定有井,只要找到井,也許就能找到那幅真正的《清明上河圖》。”
“譽凌,我真的不明白,難道故宮收藏的那幅畫是贗品嗎?”
“還不能這麼說,這其中的玄妙也許不是我們三言兩語就可以道破的。你瞭解《清明上河圖》嗎?”
我注視著螢幕,半自言自語,半向唐聿晴發問。
“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