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4/4頁)
團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次會議,碳減排成為地球的公共宣言;為共同抵禦氣候風險,各持己見的利益集團也以和平共商的姿態,討論資金問題。
就個人而言,哥本哈根已經讓我們充分認識到自身所處的環境危機,並且意識到在描繪未來生活藍圖時,要考慮氣候因素影響:投哪些資、理什麼財、何時生小孩、買多大的房子時,我們必須想到,這些美好不一定會永恆。在海邊買一幢房子,我們不得不掰著手指頭計算,以保證它20年之後不被海水淹沒。
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內心是擔憂並害怕的。這種後怕,源於哥本哈根會議議題的不了了之。它在會議期間未能完成《巴厘路線圖》的要求形成第二期發達國家減排的協議,以接替《京都議定書》到期後的任務。最後以少數國家協議形成的檔案也只是“被注意到”,尚不具備法律效應。在2010年1月31日最後期限內,只有55個國家提交了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或計劃,這個資料還不到聯合國成員國的一半。
認領減排目標不積極、未形成法律檔案,這是哥本哈根會議的缺憾,也是它的繼任者——墨西哥氣候大會(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召開)需要解決的任務。
在看似龐大的任務中,重中之重非常明晰:機制和資金問題。2010年4月8日,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在亞洲新聞聯盟年會暨亞洲論壇上說,“墨西哥會議成功與否的表示,就是兩個工作組(巴厘路線圖授權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長期合作特設工作組以及《京都議定書》特設工作組)談判能不能成功”,因此規範談判機制是一個重點,另外,“應該解決近期的快速啟動資金,發達國家要把出資的份額落實到國家,這樣